各民族春节风俗图片简笔画 各地春节的风俗简笔画

把在家过春节的情况画出来,简便一点春节,是农历新年 。中国人过旧历年,一般最重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这两天 。在我老家四川绵阳,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在门上贴上春联和门神 。我家的团年饭在晚上,一大家子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别提多开心了 。吃完团年饭,我们就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爷爷奶奶则会把一个大树根放在灶膛里让它自己燃烧,要一直燃到正月初一早上,爷爷奶奶说这象征着咱们家会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 。初一一大早,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听见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说:“新年来了,新年好、新年好!”于是,我从梦中醒来,穿上新衣服感受新年的新气息 。第一眼望到的是桌上热气腾腾的汤圆和鸡蛋,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奶奶说:“汤圆汤圆,团团圆圆 。”大家都笑起来,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全家一定会平平安安、红红火火!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 。“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 。”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各民族春节风俗图片简笔画 各地春节的风俗简笔画】有说“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 。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年的时间不一样 。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十月为岁首 。西汉时,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一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 。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 。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

各民族春节风俗图片简笔画 各地春节的风俗简笔画

文章插图
春节期间我参加的活动有什么简笔画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民俗文化 。春节便是其中之一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每到春节,街道上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春联,有的人家还要在门上贴上大大的“福”字,并挂上红红的灯笼;小朋友们穿上了新衣服;餐桌上摆放着美味的饺子、鱼、年糕……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鞭炮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派热闹的节日气氛 。春节不仅有很多习俗,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种怪兽叫年 。年长着一对凶恶的大眼睛,一双大大的耳朵,张着一个血盆大口 。每年腊月三十晚上,它都会跑进村庄偷吃家畜 。有一年的三十晚上,年照例又张牙舞爪地来到村口,突然看到在一户人家的门上,贴着一幅红通通的对联,年感到非常害怕,赶紧拔腿就跑 。年又来到另一个村庄,正巧有一户人家在办喜事,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闪着红光,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年灰溜溜地逃走了,逃到很远的深山老林去了 。从此,人们发现,年再也没有来干过坏事 。我喜欢春节,它给我带来许多欢乐,并且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