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有了重大调整,降到了130/80

华子刚刚看到一个消息 , 由心血管、高血压为主的多学科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发布了 ,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调整 , 是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值下调到了130/80mmHg 。
也就是说 , 中国曾经140/9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已经成为“过去式” , 现在只要收缩压(高压)大于等于130mmHg , 或是舒张压(低压)大于等于80mmHg , 就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 。
中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有了重大调整,降到了130/80
文章图片
一、高血压诊断标准降低有什么意义
有朋友问华子 , 我国把高血压诊断标准降低 , 有什么具体意义吗?华子说 , 其实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调整 , 已经“慢了半拍” , 在2017年 , 美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就已经从140/90mmHg调整到了130/80mmHg了 。
高血压诊断标准降低之后 , 虽然会突然多出大批的高血压患者 , 但是也能对更多的人血压进行早期干预 , 从而使高血压的并发疾病 , 如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肾衰竭等疾病的发生率减少 。
虽然有5年的时间差 , 但我国在这段时间内成功推行了药品集中采购 , 大幅度降低了用药成本 , 现在高血压的治疗花费已经非常低 , 更多的人可以负担得起治疗花费 。 从长远来看 , 会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 , 显著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
中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有了重大调整,降到了130/80
文章图片
二、高血压分级与何时启动药物治疗
除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调整之外 , 对高血压的分级也有改变 , 当血压值处于130~139/80~89mmHg时 , 为1级高血压;当血压大于或是等于140/90mmHg为2级高血压 。
当血压超过140/90mmHg时 , 就建议启动药物治疗 , 控制血压;如果血压达到130~139/80~89mmHg , 但有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肾衰竭等并发症 , 也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
中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有了重大调整,降到了130/80
文章图片
而且在用药治疗时 , 建议早期就进行多药联合治疗 。 现在明确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有4种 , 分别是普利、沙坦、地平与利尿药 。 可以选择“普利/沙坦+利尿药”、“普利/沙坦+地平”、“地平+利尿药”进行联用 , 但要注意普利与沙坦两药不能联用 。
血压控制目标是130/80mmHg以下 , 如果可以耐受 , 建议把收缩压控制在120mmHg左右 , 如果是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 , 建议把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 , 能耐受则降到130mmHg以下 。
中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有了重大调整,降到了130/80
文章图片
三、关于血压测量与控盐标准
在血压测量时 , 在医院诊室测量、家庭自测、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 , 都可以用来评估、诊断高血压 , 其中动态血压测量最为准确 。 日常测量时 , 因为医院诊室容易受到“白大衣高血压”的影响 , 所以家庭自测的准确度要高于医院诊室测量 。
推荐高血压患者使用高钾低钠盐 , 代替普通的食盐 。 每日摄入的食盐总量 , 不要超过5克 。 不过普利、沙坦等降压药物有保钾的特性 , 还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对离子调节能力减弱 , 需要慎用高钾盐 。
中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有了重大调整,降到了130/80
文章图片
总结一下 , 这次关于高血压的各种调整 , 最主要的就是降低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 简化了高血压的分级以及降低了启动药物治疗的血压标准 , 这些都明确无误地表明了一个观点 , 就是在高血压的治疗中 , “获益来自于血压降低的本身” 。
所以我们对高血压要更积极地进行干预 , 进行“早发现 , 早治疗” , 因为更低的血压 , 对心、脑、肾、眼以及血管的保护作用更好 。 希望通过这次调整 , 可以让更多的人重视高血压 , 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