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 旧社会春节风俗

古代除夕的习俗有哪些?急急急!?民俗二三事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
朱仙镇木板年画 对脸门神 马上鞭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 。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 。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 。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 。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 。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 。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 。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 。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 。因满族尚白,清宫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5313163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抄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 。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袭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2113”,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
除夕前一5261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饭后4102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1653断炊”的好兆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 。除是除旧布新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笺,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图案的新衣 。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 。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 。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租宗 。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 。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 。(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 。《燕京岁时记》:“凡除夕,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谓之辞岁 。家人叩竭尊长,亦曰辞岁 。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少数地方风俗不同,比如贵州,桌上的鱼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余”)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 。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 。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 。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 。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 。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 。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 。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 。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 。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 。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 。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 。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 。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 。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 。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 。“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 。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 旧社会春节风俗】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 。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
孩子们在玩耍放鞭炮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 。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 。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 。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5313163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除夕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 。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 。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 旧社会春节风俗

文章插图
春节民俗资传统中国是一个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传统的风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中国春节的民风民俗 。
民俗之一――贴春联 。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 。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
民俗之二――帖窗花 。中国剪纸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也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流传至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
民俗之三――年画 。除了在门口贴春联、挂门神,在窗户上贴窗花,欣赏年画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 。这一张张年画为家家户户增添了几分和谐安详的气息 。
民俗之四――压岁钱 。说来说去,还是得回到春节孩子们最期盼的一件事上,那就是发压岁钱了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 。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 。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 。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 。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 。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 。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 。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给压岁钱虽好,沿袭了传统,也表现了长辈们对下一代的深深的期盼.
这就是中国传统春节的民风民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澄海是潮汕地区的一部分,下面我抄点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热闹、最隆重、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 。春节为一年之首,古代亦称为“元旦”、“元日”、“元正”、“元朔”、“正旦”、“新正”等 。这些称呼名异而实同,是历史上各个朝代对春节的不同叫法 。例如商纣时以十二月一日为元旦,也叫元朔;周武王时以十一月一日为一年之首称元日;汉武帝时正月一日为元旦谓新正;辛亥革命后,将阳历一月一日定为新年,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今仍沿此节俗 。春节,民间俗称“过年”、“过新年” 。
在潮汕,春节这个节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是特指正月初一,故府县志也谓之为元旦、元日;广义是指从正月初一延续到初四这段时间 。潮人所说的春节通常指的是广义的春节 。因一地之风俗是由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影响而成的,故潮汕地区便有着很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民俗活动 。
一、放鞭炮
潮俗正月初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于门前或阳台祭拜南辰、北斗、天公,以及家中所祀奉的神灵,企盼新年平安,行好运 。
祭拜神明之后,便要燃放鞭炮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 。《通俗编俳优》:“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 。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传说它源于“庭燎” 。《诗经?小雅》有“庭燎晰”之句 。古人用松枝和竹子做成火把,在庭中点燃用以照明 。竹节燃烧时发出爆裂声,此乃早期“爆竹” 。进而,人们便以此驱除鬼邪,企盼吉祥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潮人沿袭此俗,目的也在于驱除邪气,祈求新年身体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世事顺心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潮人过春节燃放鞭炮更为普遍,除少数人残存的“祛晦”的传统观念外,再无以往的迷信色彩,只成为人们除旧迎新、欢欣庆贺、预祝吉祥的感情表达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出于安全考虑,潮汕很多城市都禁止节日燃放爆竹(不过,传统的习俗总是那么根深蒂固,近来,又有一些城市开始解禁了),但乡间爆竹之声仍不绝于耳 。
二、祭祖
汉族元旦祭祀祖先的习俗,在汉代就形成了 。宋明以后,全国普及 。明陈天资《东里志》云:“正月元旦履端节,内外夙兴,设香烛酒果,盛服拜天地神明祖宗 。”可见明代以前潮汕就有正月初一祭祖之俗 。此后历代文献对此多有详细记载,如清嘉庆《澄海县志》云:“元旦,晨起拜祖先,燃烛焚香,具茶果酒馔” 。解放前,潮汕祭祖有族祭和家祭两种 。族祭是祭远祖,在祠堂公厅,家祭在本屋 。族祭多请纸影班、戏班演出,较为隆重 。
春节祭拜祖宗的用品“全是斋品:便当的香腐、木耳、瓜碧、腐枝、甜料、柿饼等物,以及除夕自制的各样斋菜 。”(民国沈敏《潮州年节风俗谈》)因为据说此日弥勒佛坐位,故用斋餐 。到初二还要再次祭祖,这一次才用荤菜,如鱼、猪肉、鹅、鸡、鸭等,故清乾隆《普宁县志》云:“元日,祀祖先用素,初二祀祖先用荤 。”旧时,元旦也要在祠堂祭祖 。这是宗族祭祀重典,通常用荤菜,但有些地方还要再加上五种斋菜 。
其他“时年八节”都有祭祖活动,形式大同小异,祭品略有区别,增加一些时令果蔬和有特色糕点 。以下各节就不再一一阐述 。
三、拜年
拜年,亦称走春、探春 。相传远古有一种怪兽,头顶独角,口似血盆,人称为“年” 。每到除夕,它便挨家挨户地觅食吃人 。人们只好把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紧闭,躲在家里,直到正月初一早上才开门相贺未被年吃掉 。于是拜年之风绵延相传 。
拜年跟祭祖一样,同为潮人最注重的礼俗 。潮人拜年主要有三种类型,所行礼俗互不相同 。第一种为家人之间的拜年 。在潮汕,早晨祭祖后,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新春如意”、“健康长寿” 。旧社会讲究的人家,晚辈要穿新衣服,向长辈行跪拜大礼 。然后长辈再给晚辈寄以期望,愿小孩子“新年?大”、“学习进步” 。
第二种为亲友之间的拜年 。吃过早饭后,家人或一起或分散向亲朋好友拜年 。亲友之间的拜年活动常在初一、二的上午,故潮汕有句俗谚曰:“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讲的是拜年越早越好,越见有诚意 。潮人到亲友家拜年,总要带上槟榔(今用橄榄代)和潮州柑作为礼物 。多少不限,但一定要偶数,不能奇数 。而主人家的茶几也总要放着一盘红绿相间的潮州柑和槟榔,另加糖果,迎宾敬客 。
因潮州柑比桔大,故取名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 。“大吉”的来历是颇有情趣的 。据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将过新春,在潮州某村,乡人都患有口干渴症 。村里一位美丽聪明的少女夜里梦见一仙人托梦于她:“吃了柑,保大吉 。”少女醒后即告诉其母,母女半信半疑吃了柑,果然病好 。从此,潮州柑便成了带来吉祥的象征 。而槟榔和宾郎同音,含有宾客的意思,所以“槟榔大桔”谐音便成为“宾临大吉” 。潮人拜年用槟榔待客历史悠久,府县志都有所记载 。明万历《普宁县志》云:“元旦……相拜亦各备槟榔蒌叶,以供茶具 。”清乾隆《潮州府志》说:“不设槟榔,便称简慢 。”清末以后,潮汕食槟榔之俗逐渐由衰而熄 。这是因为食俗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且食槟榔过程繁琐,潮汕又不是槟榔产地 。后又因潮汕盛产橄榄,它与槟榔无论形状还是味感都十分相似,潮人便用橄榄代替槟榔 。由于风俗的转变具有滞后性,因此潮人对橄榄也别称为槟榔 。
当客人进门,相互道些“新年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后,主人就要请客人吃橄榄、糖果,喝工夫茶(揭西客家还有敬以“擂茶、米?”之俗) 。客人拜过年临走前,还要互换大桔,互送小孩“利市”(红包),寄寓着“互换吉祥,互相致意”的美好祝愿 。而对一些至亲好友,主人还会殷勤挽留其共用午餐,故清嘉庆《澄海县志》云:“各设酒肴相邀饮 。谚云‘正月酒,家家有’” 。
第三种为同僚同行之间的拜年 。这大多是礼节性的行为,见面之后,以“发财”、“升官”之类的吉祥语互为应酬 。昔时士大夫家还出现投贺名帖菽辏?缜骞庑鳌逗q粝刂尽吩兀骸巴兑悦???街??菽辍??衷弧?菡??薄5谌?职菽臧??那浊橛岩甑奈萝胺瘴с潭炔患扒傲街掷嘈汀?br>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人们时尚贺年卡、贺年电话、贺年手机信息、贺年“伊妹儿”进行拜年 。而各工作单位多在初一举行“团拜”,人们欢聚一堂,互相道贺,既省时间又多方兼顾,实是一件好事 。
四、送春?
春?(“?”原义盛)是潮汕一种民俗用品,是一种分成三四层,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为成对使用 。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家送礼 。礼物包括大桔、甘蔗、香蕉等十几种,装在一对大春?里,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俗称“送春?” 。当舅子到来,亲家就要大宰三鸟,热情款待,故有民谚说:“阿舅来,掠鸡?” 。女儿家收到舅子带来的礼物后,就由婆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把礼物分给左邻右舍,俗称“下物食” 。因各乡里都有媳妇,故此日互送礼物甚为热闹 。这种潮汕特有的民俗活动,体现了潮人重视邻里情谊,和睦相处,团结向上的优秀品质 。
五、舞狮和游大锣鼓
春节期间潮汕的文娱活动甚为活跃,有舞龙、舞蜈蚣、猜谜等,其中舞狮和游大锣鼓是较为普及,最为引人瞩目的 。
春节期间,舞狮是较受人们欢迎的 。潮汕狮舞有两种:一种是“文狮”,一种是“武狮” 。“文狮”由两个人分别戴上面具扮成笑容可掬的“土地公”、“土地婆”,手执葵扇,引大狮边舞边走路,狮子也不断抖鬃、打滚 。每遇有人在门前燃放鞭炮,舞狮队就得停止行进,向主人拜年 。“武狮”拜年对象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家和大商行 。当狮队一到,主人便点燃鞭炮,此时锣鼓齐鸣,狮队表演翻滚、腾转、跌扑等动作 。最精采的要算主人给狮子赏红包 。舞至高潮处,主人便从二三层楼的楼口悬空挂下红包 。舞狮队便在主人协助下,用大凳小凳一直叠到红包底下 。狮子在锣鼓声中,从容沉着爬上一只只桌子,攀上最高层,再纵身张开嘴巴把红包取下来 。围观者终于爆发了掌声和喝彩声 。狮子颔首垂腰四方作揖向人们祝福 。
广场舞狮表演程式是由舞狮者举起狮头作摇头摆脑之态,快步绕圈走动,边走边舞,有如猛虎下山之势 。当舞至场中心时立即俯坐于地上,时而用脚搔腹背,时而转头咬尾巴,称为“搔痒咬虱” 。忽而又卧地滚动,称为“翻身反肚”;接着伏地打瞌睡 。这是表现雄狮在坐养其神,动作维妙维肖 。此时还有一戴假面具的对着雄狮任意戏弄,给人们增添不少情趣 。舞狮表演之后便是武术表演 。拳术有朱家教、李家教和南枝手等拳路之分,但其表演程式大体都是相同的 。最后再次舞起狮来,演毕即得到人们赏给的“红包” 。
春节期间另有潮州大锣鼓队,演奏潮州音乐,走街串巷,巡回游行,潮俗称之为“游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是以打击乐为主,大鼓为中心,唢呐为领奏的大型合奏形式 。鼓手既是乐队主奏,又是乐队指挥 。鼓手槌击鼓心、鼓边、鼓沿,采取响击、闷击、重击、轻击以及节奏变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挥着乐队的演奏 。
潮州大锣鼓的游艺队伍常以旌旗开道,扛在肩上的旗叫“标”,用带尾的青竹做旗杆,杆首挂着吉祥物,扛标的多为女青年 。扛标姑娘盛装饰扮,婀娜多姿 。随后是细心打扮的金童玉女,肩挑鞭炮担、八宝吉祥担,给人们带来了祥瑞 。还有娃娃们扮戏人,表演一些传统潮剧片断 。庞大的先导过后,是连绵不绝的锣鼓乐队 。潮州大锣鼓的表演形式十分灵活,在行进中演奏的叫“长行套”,曲目多以进行曲为主 。如果在固定场地摆架演奏,便叫“牌子套” 。大型演出,乐队往往有千人之众,气势磅礴 。
有名望的人家和商行铺户在锣鼓队到来之时,便燃放鞭炮迎接 。此时,锣鼓队会停下来,献技贺年 。演毕即得主人红包奖赏 。
这种舞狮和游大锣鼓的演技活动,虽隐约含有傩舞驱鬼遗风,其目的也在于博得赏钱,但它们确实给春节带来了生机、欢乐、喜庆,增添节日热闹气氛 。
六、家庭赌博
赌博源于博戏 。《史记?殷本纪》载:“辛乙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 。”可见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博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以钱财为赌注 。
春节期间,潮人劳累了一年,难得有这悠闲欢乐时间,便在小巷里、祠堂内等地方聚众赌博,以卜今年运气 。但这只是少部分人而已,更多人是在家庭里进行赌博 。这种家庭赌博活动,往往是由家长做庄,其他人押注 。即使是管教严格的人家,孩子们这时也可与长辈轻松一博 。它没有真正赌博的紧张和担心,有的是轻松和欢乐,反正输赢的钱都是自家人的,俗称“肥水不流外田”也 。
近几年来,由于政府倡导文明新风,这种春节赌博陋习已日见冷淡 。
七、搅泔缸
泔缸是潮人对盛放泔水(洗米水),以作喂猪用的陶缸的俗称 。春节期间,潮汕农村,家里主妇要用手或持竹杆伸进泔缸里,一边搅拌泔水,一边口念:“泔缸搅浮浮,今年饲猪大过牛”或“泔缸搅圆圆,饲猪多卖钱 。”企盼新年饲猪顺利,生长快,多挣钱 。
八、开井
解放前,除汕头市1914年自来水厂建成后有自来水供应外,其它城镇乡村居民,食用水要从水井或沟河中汲取 。有乡必有井,既有院外公用井,也有院内自用井 。
潮人对水井十分崇拜,民间有井公井婆的神话传说 。除夕要封住井口,春节要拜祭井公井婆后才能开井 。通常乡里公用的水井,初一、二要禁用,初三才始用,有的地方初二起便可用 。开井时要由村中老妇带头,用大桔、清茶、红糖、素果等礼品到井台祭拜 。之后,主祭的老妇要揭开井盖,把一半红糖和3杯清茶倒入井里 。最后再从井里打出12桶水倒于地上 。每倒一桶水,要随口念4句吉祥诗 。这个仪式活动就是“开井” 。自家用的水井,开井时也要由家中的婆婆祭拜,仪式与公用水井相似 。
当今,潮汕各地乡村基本食用自来水,祭井活动渐渐消失 。
九、回娘家
正月初一、二(特别是初二较为普及),已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给父母拜年 。这是出嫁女儿孝敬养父母的一种表现 。民间有俗谚云:“行孝‘走仔’(女儿)初一、二,不孝‘走仔’神落天(初四),无贴无兑元宵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女儿回娘家,要备办一大袋饼干、糖果,由其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以表达姑娘不忘乡亲的思念之情 。当家中有侄儿时,还要分发红包给侄儿 。女儿吃过中午饭后,与父母小叙一番,在晚饭前便要赶回婆家 。故民间俗称为“食日昼” 。
十、“送穷鬼”
昔时,潮人把正月初三称为“穷鬼日”(清光绪《饶平县志》则载饶平正月初五为穷鬼日) 。是日,人们把屋内污秽杂物打扫干净,送到田野上焚烧,同时点香为供,叩头作揖,连说“穷鬼去,福星来” 。此活动俗称为“送穷鬼” 。当天,民间最忌探亲访友 。
此习俗有一段传说 。颛顼帝时,宫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给他新衣就撕破,并用火烧后才肯穿 。宫中人都叫他“穷子” 。“穷子”死于正月晦日,为他送葬时,人们说:“今日送穷子也” 。“送穷”的说法就此相沿下来 。后来送穷由晦日变成初五,广东大部分地区则把正月初三视为穷鬼日 。
随着社会发展,潮人的送穷活动已销烟灭迹 。潮汕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真正送穷,迎来富裕 。穷鬼日人们也出门探亲访友,相互道贺,而不象古人所说的是日禁出门了 。
十一、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落天”,家家户户要在家中祀拜,迎接诸神降临人间 。祭品有红桃粿,取“开门红”的好兆头;一盘红糖,暗含生活甜蜜;一盘大米,意谓五谷丰登,另外还有大桔、乌豆、灯芯、纸马等 。除在家中祀拜外,还要到乡中的神庙烧香祝福,有些人还把全家的生辰年庚八字,写在红贴上,缚于神轿上,向神许愿,感谢神“上天言好事,落地保平安” 。
十二、节日禁忌
正月初一是圣日,潮俗禁忌甚多,人人都要说吉利语 。这一天,大人忌打骂小孩,以免他啼哭不休 。否则,啼哭意味着“没头彩”,是新年疾病、凶祸等的征兆 。如果小孩不慎打破盘、碗等器物,大人要立即说些:“缶开嘴,大富贵”或“勿过勿是,大吉利市”等吉利话来弥补过失 。如果是烧了灯笼、布料时,大人要说声“火旺丁旺”或“财丁兴旺”之类的吉祥语 。这一天忌债主上门讨债,如果出现此情况,主人必会说:“顺顺说好话,今后发财免多说” 。债主一听知道主人日后必还,也就起身告辞 。
这一天不能扫地,要把扫帚藏起来,要让满地爆竹纸堆积,意谓“瑞雪兆丰年”;非扫地不可时,只用扇炉子的鸡毛扇从外边扫入,意谓防家财外流 。此日也不要洗衣服,怕钱银失去 。也忌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也忌杀牲,认为杀了无财气,当年饲养牲畜不吉利 。
饮食方面,这一天不要在用膳时使用长短筷,否则过渡时就会搭不到船;不要吃粥或饭汤,否则出门会遇上天下雨;不要吃药,否则会被认为全年疾病缠身,吃药不断 。如果是病人非吃不可时,家人必说“破财抵运”等吉利话来慰藉病人,使病人早日康复 。
随着社会发展,文明的进步,有些禁忌正在慢慢被淘汰了 。例如现在的年轻人不认为爆竹纸堆积于地不扫是堆金积玉的迷信说法,而认为春节人来客去,爆竹纸堆满地有碍于卫生,从而拿起扫帚打扫,打破传统陋俗 。
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 。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 。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 。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十三、潮人过年吃蒜习俗
《澄海县志》有载:“除夕,吃大蒜 。说‘吃蒜有钱藏’” 。
古往今来,潮汕人家,除夕,元宵之夜,阖家团圆,举宴把盏吃“合家欢” 。老少边吃边话吉祥,在家宴筵席上,大蒜是必不可缺的美蔬 。潮语“蒜”与“算”谐音,此时,长辈率先下箸呼着儿孙道:“吃蒜,吃了有钱囥(‘藏’起来之意) 。”潮家世代相沿除夕、元宵吃蒜,祈求着家庭经济富裕“有钱算”;做生意诚信经营赚钱“有钱算”;诸事合想,吉祥如意“会合算”等等 。
潮人除夕、元宵、“人日”(正月初七日)千家万户喜爱吃蒜究实是有医学道理的,是文明科学的民俗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蒜,菜之美者,性味辛温,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解诸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大蒜含有挥发油的大蒜素,有解毒,消痈,起到防治肠道疾病之功效 。
由此看来,潮人元宵吃蒜之俗,是古代先贤的一大饮食文化特色,是讲究节日养生保健之道 。潮人有句俗话:“平安当大赚 。”吃蒜祈求康宁益寿保平安,免得求医问药就有“有钱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