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仪式有哪些风俗

春节期间有哪些习俗春节 :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原始社会有“腊祭”的仪式:秋收以后人们都要祭祖一番 , 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荫庇 , 祈求来年再获丰收 。久而久之 , 就成了一种风俗 。尧舜时候起 , 人们就开始过春节了 。
春节的时间在岁首 , 就是每年的第一天 。古时候 , 岁首的时间不一样 。夏朝的岁首是农历正月初一 , 商朝是农历十二月初一 , 周朝是农历十一月初一 , 秦是农历十月初一 , 汉武帝时重新把岁首定在农历正月初一 , 同时采用“太初历” , 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 俗称“新年” 。
春节原名“元旦” , 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 , 其一日为元日 , 亦云正朝 , 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 , 后引申为“开始” , 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 , 春季的头一天 , 正月的头一天 , 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 , 月之朝 , 日之朝 , 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 , 所以又称“元朔” 。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 , 谓之元旦” 。《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 , 一 , 地也 。”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 , 就是早晨的意思 。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 正月的第一个早晨 , 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
除上述称谓外 , 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 , 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 , 时间最长久 。
辛亥革命胜利后 , 南京临时政府规定采用阳历纪年 , 并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 。这样春节就成了正月初一的称呼 。其实 , 春节这个名称古已有之 , 是专指立春而言的 。自从民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以后 , 就不再把立春叫春节了 。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 , 新年来到” , 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 , 由胶状麦芽糖制成 , 甜中略有些酸味儿 , 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 , 这是极好的美食 。而且 , 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 , 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 。当然 , “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 , 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 下界保平安”的“贿赂” , 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
老北京人 , 特别讲究“过年” , 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 , 过了腊八就是年 , 腊八粥 , 喝几天 , 哩哩啦啦二十三 , 二十三、糖瓜粘 , 二十四、扫房子 , 二十五、炸豆腐 , 二十六、炖羊肉 , 二十七、杀公鸡 , 二十八、把面发 , 二十九、蒸馒头 , 三十晚上熬一宿 , 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 。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 , 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 。在今天 , 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 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 , 当然不算是丰富 , 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马等 , 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 , 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 。一些小康的北京人 , 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 。鱼必须是鲤鱼 , 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 , 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 , 鱼既是美食 , 也是供品 。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 , 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 , 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 , 则以肉、菜混合为馅 。即便最穷的人家 , 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 。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 , “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 , 色如琥珀 , 类似于“肉冻儿” 。此外还有“芥末墩儿” , 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 。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 , 易于“生火”、“生痰” , 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 , 北京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 , 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 。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为名的供品和传统食品 , 几乎全保留下来了 , 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 。至于如今的春节 , 餐桌只能用“丰盛”一词所概括了 , 什么川鲁大菜、生猛海鲜 , 都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 。讲“新派”的人家还会到大饭馆里去“撮一顿”来喜迎新春呢!
腊八吃腊八粥 :农历腊月初八 , 在老北京 , 也算个节 。到了这一天 , 家家户户最重要的事儿当然是熬腊八粥 。关于腊八粥的起源 , 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为了祭祀神农 , 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岳飞 , 有的说是从朱元璋那儿传下来的 。但流传最广的 , 要算是纪念佛祖的说法 。
根据佛教《普曜经》记载 , 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嗜山当了和尚以后 , 学习经典 , 在深山之中苦度了整整六年 。他在学满毕业的时候 , 正是中国的腊月初八日 , 也就是一般的佛教徒所称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据《因果经》记载 , 释迦牟尼因六年苦行 , 无暇顾及个人衣食 , 每天只吃一些麻麦 , 常年不得温饱 。在他学习期满毕业的时候 , 已经是褴衣烂履 , 瘦骨嶙峋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 , 坐在尼连河畔 , 向村人乞讨 。村中牧牛女子 , 用钵孟接济牛奶 , 煮熟以后送给释迦牟尼食用 , 使释迦牟尼的身体很快恢复健康 。佛教兴盛以后 , 为了纪念这件事情 , 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 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 的习俗 。明代陈耀文所著《天中记》中说:“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 , 都城诸大寺 , 送七宝五味粥 。”这里所说的“七宝五味粥”指的就是“腊八粥” 。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 , 就是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
老百姓除了熬腊八粥供奉佛祖外 , 还把它当作亲友邻居间互相馈赠的礼物 。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 , 后来材料逐渐增多 。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 , 谓之‘腊八粥’”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 。
腊八粥的用料很多 , 一般是用芸豆、豌豆、小豆、豇豆、绿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豆米掺在一块儿 , 加上小枣、栗子之类的干果熬成的 , 喝的时候 , 再加上红糖、白糖、玫瑰、木樨等调料 。讲究的 , 则用糯米、薏仁米、菱角米、鸡头米、莲子肉混在一块儿熬成粥 , 再铺上密饯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松子、桃仁、青丝、红丝 , 还要摆出花样儿图案 , 真是又好看又好吃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 既可口有营养 , 确实能增福增寿 。
除了熬腊八粥之外 , 民间还有泡腊八蒜的习俗 。也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 , 把剥好的蒜瓣儿装进坛子 , 加满醋 , 封上口儿 , 我个暖和地儿放着 , 直到除夕晚上吃大年饺子的时候 , 才打开来享用 。泡好的蒜瓣儿颜色碧绿 , 像翡翠一样 , 吃起来酸不唧儿的 , 稍有点儿辣 , 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儿 。
传说“腊八不喝粥 , 明年会更穷” 。在清代的时候 , 宫里边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了以后进贡的 。
“送信儿的腊八粥” , 是流传很广的民谣:过了腊八 , 债主就该上门付债了 。而一般到了腊月三十 , 就没人追债了 。
二十三日祭灶王 :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 , 旧北京家家祭灶 。北京俗曲《门神灶》中唱道:“年年有个家家忙 , 二十三日祭灶王 。当中摆上一桌供 , 两边配上两碟糖 。黑土干草一碗水 , 炉内焚上一股香 。当家的过来忙祝赞 , 赞祝那灶王爷降了吉祥 。”这首俗曲描写了旧北京当时家家祭灶时的排场和真实情景 。
我国商朝已有灶神之说 。《庄子·达生》篇中有“灶有害”的记载 。司马彪注解说:“髻 , 灶神 , 着赤衣 , 状如美女 。”《淮南子·记论训》说:“炎帝作火 。死而为灶 。”高诱注曰:“炎帝、神农 , 以火德于天下 , 死祭祖于灶神 。”当时祭祖灶神 , 属纪念性质 。据说灶君在家家户户了解人间善恶 。故联曰:“上天言好事 , 回宫降吉祥 。”灶君何时回宫?大概是春节之前吧 。就是在新的一年里 , 要保佑这个家庭吉祥如意 , 岁岁平安 。这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
灶君 , 也是火神 。火神的名字叫祝融 , 或叫回禄 。祝融传说中的祝融 , 以火施化 , 号赤帝 , 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 。一视为帝兽时火官 , 后人尊为火神 。火神本是为人类造福的 , 也成了火灾的代名词 。老北京人祭灶君、祭火神 , 因为自古以来 , 在春节前后天气干燥是多火灾的时候 。慎火是十分必要的 。
古时腊月二十三日 , 宫庭用黄羊祭灶 , 这种祭灶礼仪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民间祭灶则用糖瓜、关东糖、糖饼等供品 , 以祭灶君;用清水草料祀灶君之马 。相传灶王每到腊月二十三日 , 骑马上天向玉皇大帝票报人家善恶 。家家户户于二十三日更尽时 , 在院内立杆 , 悬挂天灯 , 由男主人跪拜 , 祝以隐恶扬善之词 , 严禁妇女主祭 , 妇女只能在内室扫除炉灶 。祭完之后 , 将灶君神像揭下 , 与纸元宝等一并焚烧 。每逢此日 , 鞭炮极多 , 俗称过小年 。
北京谚话有:“送信儿的腊八粥 , 要命的关东糖 , 救命的煮饽饽”之说 , 意思是腊八传来春节即将到来的信息 , 一到年关债主逼债 , 而二十三日是逼债最紧要的时候 , 所以是要命的关东糖 , 到除夕午夜吃饺子 , 一般债主按规矩就不来了 。
一些穷苦之家 , 饭都吃不饱 , 哪有钱买关东糖祭灶 , 因此 , 旧京民间有歌留传说“‘灶王爷 , 本姓张 , 一碗凉水三柱香 , 今年小子混得穷 , 明年再吃关东糖 。”
从前北京有许多灶王庙 , 家家户户供灶王爷 。除少数民族外 , 汉族人差不多都有祭灶王的风俗 。
灶神为民间灶头供奉之神 , 也称灶君、灶王、灶王爷 。原始人为了表示对火的发明者的感激 , 每年夏天祭祖他 , 夏天象征火 , 灶也代表火 。我国北方有腊月二十三日用糖果祭灶之俗 。
俗话说:“二十三 , 糖瓜粘 , 二十五 , 扫尘土” 。扫尘土不仅有益于环境卫生 , 还有益于防火 , 因为把一些可燃性垃圾彻底清除了 , 就清除了一个起火因素 。
腊月二十四扫房 : 唐代 , “扫年”之风盛行 。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 , 俱洒扫门闾 , 去尘秽 , 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经历代相传 , 形成了春节前扫房的习俗 。即便是人少而又贫困的人家也要扫房 。这不仅是一种迎接诸神下界的准备 , 而且也是一种扫除秽气、晦气、穷气的重要举动 。
老北京的重谣说:“二十三 , 糖瓜粘;二十四 , 扫房日……”其实民间并不在腊月二十四日扫房 , 而是在腊月十五日以后 , 二十三日祭灶以前 , 从皇历上择个“宜扫舍”的吉日就开始扫房 , 说是“不能让老灶王爷顶着土上天” 。
扫房确是一件相当麻烦但又不能不搞的事 。大户人家主人指挥仆人们去干;一般住户则全家老少一齐动手 , 将室内家具陈设一律搬到庭院 , 擦拭干净 , 尤其是上边的铜活一定要打亮 。对于室内主要是扫除墙角顶棚上的塔灰、蛛网 , 撕掉墙壁上的旧年画 , 待进行粉刷或裱糊后 , 再贴上新年画;撕掉玻璃窗上的旧窗花 , 擦净后待除夕时贴上新窗花;尤其是佛堂、祠堂更要精心整理打扫 , 诸如香炉、蜡扦、花筒、海灯碗、供碗等祭器都必须擦亮 , 佛前旧联对 , 挂钱等物 , 一律揭掉焚化 。
一般家庭只搞半天或一天 , 房屋较多的住户则分屋分院地搞三天至五天不等 。
扫房以后 , 人们还要“择吉”到澡堂或在家里沫浴洗澡 , 剃头理发 , 表示除旧迎新 。
扫房以后 , 全家即开始筹办年货 , 请香蜡纸码、供品 , 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准备过年了 。
腊月三十守岁 :农历腊月三十为一年的除夕 。如果小年 , 除夕则在腊月二十九 。老百姓管这一天叫“年三十” 。在所有的节日里 , “年三十”要算是老北京最忙活也是最乐呵的一天了 。
先是要贴春联 。家家户户的街门、屋门两边都要贴上用红纸写成的春联 , 门楣上还要贴横批 。春联内容大多是增福、增寿、招财、进宝什么的 , 反正都是吉祥话 。其次是贴门神 。老北京的门神用的是唐朝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位 , 一个白脸儿 , 一个黑脸儿 , 一左一右威风凛凛 。据说 , 驱邪捉妖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有的住户还要贴挂千 。挂千也叫挂钱 , 用红纸或彩纸剪成 , 贴在门窗上 , 据说可以避穷神 。
过去 , 老北京大多数人家常年供有佛龛或神像 , 到了年下 , 是一定要上供的 。供品五花八门 , 有油炸的面食、月饼点心、苹果柑桔、什锦果脯、黄白年糕、饺子馒头 , 真是应有尽有 。除了供品之外 , 供桌上还摆着香炉、蜡扦等供器 , 供桌前边的地面上摆着蒲团 , 行礼跪拜的时候用 。
据说 , 年三十晚上到初一大清早 , 诸神要下界来考察人间的善恶 , 这些神里面有财神、土地爷诸位 。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也在此时回到人间 , 继续做他的“一家之主” 。这时候 , 人们都要恭恭敬敬 , 谨慎行事 , 还要烧香磕头 , 请诸位神仙在新的一年里多多关照 。
年三十晚上 , 是老北京人最有滋味的一段时光 。先是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 享用一年中最为丰盛的吃食 。菜肴中大多是炖鱼、炖肉、炖鸡、丸子、扣肉之类的肉食 , 也有清新爽口的凉菜 , 比如 , 用蔓菁、大红袍罗卜做成的辣菜 , 还有糖辣白菜、芥茉墩儿什么的 。主食则以饺子为主 , 一般是用羊肉白菜或猪肉韭菜做馅儿 。吃饺子时 , 决忘不了拿“腊八醋”当调料 。
年三十晚上这顿饭 , 人要齐 , 席间还要多说吉祥话儿 , 预示以后的日子和和美美 , 团团圆圆 。
按老北京的习惯 , 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 , 大家要痛痛快快地玩他一宿 , 这叫“守岁” 。“守岁”有两重意义 。对岁数大的人来说 , 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借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
为了守岁 , 年三十夜里要有些娱乐活动 。老人多凑在一起打打麻将 , 妇女们则喜欢盘腿儿坐在炕上打纸牌 , 小孩子们最欢势 , 提着灯笼绕世界跑 , 在院子里或大街上放爆竹 。
一到午夜十二点 , 就要举行接神仪式了 。接神仪式严肃而庄重 , 至于人们心里在想什么 , 是不是所有的人对诸神都打心眼儿里信服 , 可就不得而知了 。接神仪式结束 , 全家要进行团拜 。长辈接受小辈的跪拜 , 并要给一些压岁钱 。然后 , 全家要聚在一起 , 吃一顿素馅儿接神饺子 。到此为止 , 除夕才算过完了 。贴春联、挂灯笼、年夜饭、吃饺子、、、、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仪式有哪些风俗

文章插图
过春节有什么习俗?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是除旧布新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 , 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 , 叫守岁 。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 , 相守夜欢哗 。”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 , 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 , 夕怕三种东西 , 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 , 门口烧火堆 , 夜里通宵不睡 , 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 , “夕”闯进村庄 , 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 , 听见震天的响声 , 吓得跑回深山 , 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 , 人们互相祝贺道喜 , 大家张灯结彩 , 饮酒摆宴 , 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 , 家家户户贴红春联 , 燃放爆竹 , 来驱除夕兽 。以求新的一年安宁 , 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 , 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
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
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
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
",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
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
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
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
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
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
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
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
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
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
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
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
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
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
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
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
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
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
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
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
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
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
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
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
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
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
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
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
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
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
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
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
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
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
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
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
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
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
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
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
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
,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
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
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
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
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
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
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
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
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
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
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
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
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
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
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
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
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
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
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
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仪式有哪些风俗】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