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什么季节,作品鉴赏注释译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 。其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 。
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 , 又凝练含蓄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什么季节,作品鉴赏注释译文】作品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
其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晓:天刚亮的时候 。净慈寺:在杭州西湖南岸,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即林枅 , 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
⑵荡:浅水湖 。1
⑶却:回转 。
⑷毕竟:到底 , 言外有名不虚传的意味 。
⑸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
⑹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边无际的碧绿 。
⑺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别样,宋代俗语 , 特别,不一样 。
白话译文
其一
清晨走出西湖时天上还挂着残月,我陪友人穿过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 。
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
其二
六月里的西子湖?。降滋厥?,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 。
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 , 杨万里是他的上级兼好友 。此时林子方赴福州任职 , 杨万里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处理送别送林子方,经过西湖边时写下这组诗 。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组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 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
组诗第一首默默无名,但在组诗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月尚残”点明了送行的时间和环境 。“荷花荡里柳行间”写出了送行路线以及沿途风景、“红香世界清凉国”形象了表现了荷花的风姿神韵以及观赏者的感受 。
相对第一首,第二首流传甚广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 , 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 , 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 , 是足可留恋的 。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 , 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 , 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 , 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 , 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 。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 , 这首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 。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二是刚柔相济 。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 , 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 。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 。这样,阳刚与柔美 , 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
名家点评
清代诗人恒仁《月山诗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此杨诚斋《晚(按:应为‘晓’)出净慈送林子方》诗 。亦犹东坡《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之意 。坊刻《千家诗》误以为东坡作 。二如亭《群芳谱》亦沿其谬 。《广群芳谱》亦未改正 。又按《月令辑要》亦载此首,题曰:“苏轼湖上诗 。”
扬州大学教授顾农《千家诗注评》:西湖盛夏时无边无际的荷叶荷花壮丽之至,给人的视觉以很强的冲击;此诗以“毕竟”二字领起 , 一开始就有惊叹不置的意思 。杨万里的诗总是给读者一种别出心裁、新鲜泼辣之感 。这也是有冲击力的 。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 。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主张抗金 。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初学江西派 , 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 , 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 。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 。有《诚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