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椒江的春节风俗有哪些】求汕头春节的风俗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们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 。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 。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 。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 。

椒江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椒江海洋馆春节放假吗?放哪几天?应该不放的,春节游玩人最多
台州路桥过年的风俗习惯还有要点灯笼,最好三十亮到十五
三十晚上要放关门炮,初一放开门炮
十四十五吃山粉糊,十四咸的,十五吃甜的我的家乡路桥,是鱼米之乡,这是一个美丽的水乡小城.它东临东海,北有石浜山,是个依山傍水的城市.取名“路桥”的意思,就是路路都有桥,从路桥的每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必定要经过很多座小桥,这是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地方.
家乡的街道虽然比以前干净了许多,马路也比以前宽敞了很多,但是我感觉家乡的绿化还是太少了.我希望我长大后的路桥,是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果园城市.
我长大后的路桥,春天百花盛开,百鸟齐鸣,早上我们去上学时,闻着花香听着鸟语,心情愉快的去投入一天的学习和工作.
当夏天来临时,烈日炎炎,酷暑难挡.但是当你走进路桥这座小城,你就会感受到一份清凉.因为那里的每条街道两旁都有浓郁的绿树为你遮挡那份炎热,你可以坐在树下的长椅上休息纳凉,夏风习习,每条街道上都有免费供应的凉茶,过路的客人,不管你来自南方还是北方,喝一大碗凉茶,歇歇脚吧.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远方的客人,请到路桥来吧.在这里,不管是城市还是乡下,你都可以看到一派丰收的景象.马路两旁,黄澄澄的桔子,红通通的柿子,羞红了脸的苹果,紫彤彤的山竹,挂满了街道两旁.如果你饿了渴了,尽管摘来吃,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在路桥,所有的街道都是这些水果,取之不尽,吃都吃不完.
椒江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椒江的特产作文家乡的麻糍
又是一年春,我不由得想念起家乡的麻糍来 。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 。麻糍在金华永康是别具一格的一种糯米食品,民间建房、种田和农历七月半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食用 。市场上也常有出售,但唯独城郊的田宅麻糍最负盛名 。它种类很多,有麻糍泻、麻糍滑、米筛花、麻糍食果等等,成品洁白如雪,柔软如绵,光滑细腻,不粘碗,不钉牙糊口,老小皆宜,食者无所禁忌,倍受人们欢迎.
麻糍的制作在浙、赣、闽交界一带,已经有悠久历史 。在冬闲、逢年过节的时候,亲人和朋友总是热热闹闹聚集在一起,小孩更是急不可待,看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麻糍 ,都抢着、争着要 。极好吃的呀 。
农家秋收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麻糍,称之为“洗桶”(过去脱粒用的谷桶) 。意思是说,秋收时节庄稼人遍身粘着谷壳芒屑,使人皮肤发痒,甚至难免将谷壳芒屑吸入肚里以至发病,通过吃麻糍,就能将这些谷壳芒屑粘走排净 。刚出臼的麻糍可用豆粉、芝麻蘸着吃,其味香甜、柔韧,深受人们喜爱 。
糯米做的叫麻糍,以晚米做的称年糕 。清明做麻糍,过年做年糕,这是新昌民间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 。过去,清明祭扫太公坟时有分麻糕的习惯 。轮到作祭主的必须预先作好准备,待祭扫分,在坟坛前当场按人分麻糍 。民间所讲的“清明拿麻糍,见人头分麻糍”之说盖出于此 。新昌县志载:“宗族的太公坟,扫墓人多……祭扫会餐后,分胙肉和麻糍 。”建国后,清明分麻糍的习惯已属少见,可是清明节做麻糍却更为普遍了 。但它的意义并非单一为扫墓 。在新昌还有清明送麻糍的习惯 。这是两家联姻后嫁娶前的一种礼仪 。这一礼俗很早以前便在全县各地农村中流行 。在嵊州市与新昌毗邻的农村中也如此 。谁家要娶媳妇了,男家一般都要在清明节前向女家送去清明麻糍,预示在下一个清明节前将要来娶新媳妇过门了 。女儿出嫁后,女家父母到了清明节又得向男家回送清明麻糍 。据说这是预祝小俩口结成夫妻日子能过得糯滋滋、甜丝丝 。送清明麻糍最为讲究的是回山一带 。春分后一星期便开始打算好办齐所用的作料 。离清明节还五、六天就要安排送去,宁可早一天,不能迟一日 。送的时间必须是上午,于是头一天下午或晚上一定要做好麻糍 。凡是礼仪麻糍都须嵌过馅,叫做嵌糖麻糍 。在制作中也比一般精细一些、捣得透一些,外形尽量做得样子好一些 。大小要匀称,长短要致,馅的甜度也总是足一些 。用来送麻糍的家伙也有一套讲究 。大多用团空(用篾编成,工艺精细,形似鞋篮)或切篮 。把麻糍一段一段分层次整齐地码放在里面,外面再套以青色麻袋,然后打好牢固的结(表示吉庆、结亲) 。向女家送,一般都应由新女婿亲自挑着去,以表诚意 。如新女婿因故无法新自去,也有由兄弟代送的 。女方向男家送,多由新媳妇的兄弟送 。麻糍送到后,还应将送来的麻糍马上分别向邻里家分过去,以表热情大方 。这时邻里乡亲便会围上来看一看新上门的“毛脚女婿”,相互认识一番,大家也便知道这姑娘不久就要出嫁了 。所以群众中还有“吃过清明糕,囡便养勿牢”之说 。女家向男家回送的清明麻糍也一样,总得分给邻里乡亲共享口福,乡亲们接过赠送的麻糍,总是乐呵呵地还要回敬几句客套 。关于送清明麻糍,新县志中有“乡下有些男家给女家送三年清明麻糍,以示家底殷实”的记载 。这是过去的事,现在大多只送过一年就算了 。
做麻糍得先将糯米浸泡在水中,待胀足后淘尽沥干、上蒸桶蒸熟后,放在石臼内捣烂成团后起舂,再趁热拉成厚薄相当的粉团,然后嵌以馅 。做清明麻糍时间迟早因用场而异 。要上新坟的最早,春分后三天就要做了 。做麻糍时需要一定的人手和劳力 。因此,常常与兄弟叔伯或邻居相约在一起做 。大家分工合作,各献身手,既忙碌又闹热 。年轻力壮的男子在轮番用捣杵(有檀树和石头两种)用力捣麻糍,还有一人专门负责在捣的时候掭麻糍,捣的人大汗淋漓,掭的人热得不时发出咝咝声 。主妇和帮忙的女人们也在张罗着烧火上蒸,准备好摊麻糍用的团背(竹笾)、面板以及调理好馅等 。在这里最凑热闹的主角要算是小孩子,他们硬是挤在一起围在石臼边看热闹,等着吃热麻糍 。年纪大一点的长辈也大多在那里,抽着烟,喝着茶谈笑风生…… 用来嵌麻糍的馅种类不少 。有豆沙、豇豆、油麻等,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用咸菜馅或其它混合馅,也有将山里的棉花青(绍兴称艾)预先剁成碎末捣进去做成青麻糍的 。麻糍的吃法也很多,可油煎、可火烤……
如今,家乡已经很少有人会做这种麻糍了,它也只能成为我的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