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肿块之臂丛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

作者:华斌的超声世界
颈部肿块之臂丛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
颈部肿块之臂丛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刘耀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患者杨XX , 男 , 44岁 , “发现左颈部、肩部、肘部肿物7年余”就诊 。 曾于外院行针灸、药敷等治疗 , 肿物未见消退 。 近年来随肿物增大 , 出现左锁下区胀痛感 , 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 。
超声检查:
左侧颈部皮下探及一实性结节 , 大小约2.8×1.7cm,边清 , 形态规则 , 内可见无回声区 , 与C6神经根相连 。 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
左侧锁骨上区可见一实性结节 , 大小约3.0×1.6cm,边清 , 形态规则 , 内回声强弱不均 , 与局部臂丛神经相连 。 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
左侧腋窝至后臂区(腋神经区域)可见一实性结节 , 大小约6.9×4.6cm,边清 , 形态规则 , 内回声强弱不均 , 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
左侧肘部可见一实性结节 , 大小约2.7×1.9cm,边清 , 形态规则 , 内回声强弱不均 , 与正中神经相连 。 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
超声诊断:
左侧颈部实性结节--考虑C6来源神经鞘瘤(如图1)
左侧锁骨上区实性结节--考虑臂丛神经鞘瘤(如图2)
左侧腋窝至后臂区实性结节--考虑腋神经神经鞘瘤(如图3)
左侧肘部实性结节--考虑正中神经鞘瘤(如图4)
颈部肿块之臂丛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
文章图片
图1左侧C6神经鞘瘤
颈部肿块之臂丛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
文章图片
图2左侧臂丛神经鞘瘤(术中证实为臂丛外侧束)
颈部肿块之臂丛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
文章图片
图3左侧腋神经鞘瘤
颈部肿块之臂丛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
文章图片
图4左侧正中神经鞘瘤
收入院行手术治疗 。
术中:左锁骨上区可扪及一肿物 , 术中探查见颈6神经根偏心性肿物 , 大小约2cm×1cm , 外膜完整 , 与周围分界清楚 , 质中 , 呈黄色 。 左锁骨下区可扪及一肿物 , 术中探查见臂丛外侧束偏心性肿物 , 大小约3cm×2cm , 外膜完整 , 与周围分界清楚 , 质中 , 呈黄色 。 左腋下后侧可扪及一肿物 , 术中探查见腋神经偏心性肿物 , 大小约7cm×5cm , 外膜完整 , 与周围分界清楚 , 质中 , 呈黄色 。 左肘前内侧可扪及一肿物 , 术中探查见正中神经偏心性肿物 , 大小约3cm×2cm , 外膜完整 , 与周围分界清楚 , 质中 , 呈黄色 。 各处肿物增大压迫伴行的神经 。
临床诊断为多发性神经鞘瘤(颈6神经根、臂丛外侧束、腋神经、正中神经)(图5) 。 术后病理示:形态符合神经鞘瘤 。
颈部肿块之臂丛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
文章图片
图5多发神经鞘瘤(图片由创伤骨科手外科沙轲教授、廖世杰博士提供)
讨论
臂丛神经由颈C5~C8与T1神经根组成 , 其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 。 来源于臂丛神经的神经鞘瘤较为少见 , 临床表现以颈、肩部肿块、Tinel征阳性、感觉运动症状为主;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 , 后期随着肿块生长压迫神经可以出现Tinel征阳性(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随着叩击肿块可出现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 , 甚至出现神经支配的上肢肌力减退 。 由于颈部的臂丛神经鞘瘤发生率极低 , 且臂丛神经结构复杂 , 如出现误诊为颈部淋巴结或转移性肿瘤 , 手术中将会造成医源性神经损伤 。
理论上讲 , 任何有神经的位置都可以形成神经鞘瘤 , 本处仅讨论外周神经相关性内容 。 神经鞘瘤指周围神经的神经鞘所形成的良性肿瘤 , 是周围神经源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 周围神经鞘瘤好发于颈部及四肢屈侧较大的神经 , 常见于迷走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等 , 也可见于臂丛神经 。 通常上肢多于下肢 ,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 以青年、中年人居多;无明显性别差异 , 基本为单发 , 少数患者呈多发性 , 如本例患者 , 表现为多发的外周神经鞘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