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杞县结婚风俗 杞县春节风俗

求汕头春节的风俗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们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 。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 。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 。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 。

河南杞县结婚风俗 杞县春节风俗

文章插图
朝鲜过春节的风俗哪些与我国春节风俗相似?朝鲜过春节的风俗哪些与我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
开封都有那些风景 收费的价钱 以及免费的地方 详细最好清明上河园,龙亭.包公祠,开封府.等,很多. 还有好吃的. 名称:海洋羊肉串 地点:内环路口(河南大 自中刀削面 (开封市五中对面) 开封少见的正宗油条:石桥口,北100米路西 午朝门路西的菜角不错开封府实在是没有公交,你在金地大厦下车后向北远眺,可以看到两座楼,一座是银行,另一座是空的,朝着它走就到了开封府(鼓楼到开封府三轮3块,出租5块)但持有年卡在开封府和清园是7折,其他景点免费虽然五一已经到了,但还是回答下吧,住的地方我不清楚啦,不过玩的可以去看看铁塔啊,龙亭,相国寺,翰园碑林,大多数的景点都集中在一条线上,就是1路公汽,是个小巴车,相当于是旅游专线车,开封整体的消费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开封各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一栏表 景点名称 门票价格 开放时间 咨询电话 铁塔风景区 20元/人 07:00-19 开封府 35元/人 07:00-19:00 0378-3963159 禹王台风景区 10元/人 07:00-19:00 0378-2678761 繁塔 520路旅游专线 每个景点都到匿名学生证都是有优惠的如果你是从外地来,根据资金情况选择 。第一天可从清明上河园开始,80元/每人,一日游或两日游(详见园内推荐图,免费领取 。玩、食、赏、观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晚上居住园内可看夜景,也可在外边居住,但第二日再进园需重新买票,建议当日游园至晚上8点后再出园,住处需先打理好 。第二天参观:龙亭公园(60元/每人)--天波杨府(20元/每人)--翰园碑林(20元/每人)--铁塔公园(20元/每人),既可一日游也可两日游(除铁塔公园距离较远,需出翰园碑林南门坐1路公交车向右方向至终点站,打的5-7元即到,其他公园全程步行 。从中可领略开封基本历史风貌、民俗传统、宗教、建筑风格、园林特色、民族文化 。门票价格可前一天在龙亭公园门前办理年票[60元/每人,24小时后即可用],游遍上述公园,超划算,年票还能游览除清园和开封府外几乎所有开封公园) 。第三天游览开封府(35元/每人)--包公祠(20元/每人)(年票进园免费)--晚上逛鼓楼夜市 。第四天可游览大相国寺(30元/每人)--延庆观(10元/每人)----宋都御街(免费)--山陕甘会馆(15元/每人)(年票进园全部免费,各个公园距离较远,部分景区需坐车出:相国寺向右400米延庆观,出延庆观到对面坐1路车,宋都御街下,游至龙亭公园门前坐三轮去山陕甘会馆需2--3元).第五天游览:禹王台公园--繁(bo第二声)塔--朱仙镇岳飞庙(年票进园全部免费,各个公园距离较远,部分景区需坐车:出禹王台公园西门步行向右200米繁塔,小胡同慢慢走吧,出繁塔回到禹王台西门向北至大公路坐小三轮,或搭12路至长途汽车站换乘城乡公交去朱仙镇,票价7元左右) 。第六天游览柳园口黄河风景区--兰考焦裕禄陵园(此行年票全免,但路途较远需搭车,在铁塔公园门口搭6路车至柳园口,完了原路返回转坐1路至相国寺车站换乘发往兰考城乡公交,票价7元左右) 。七天游览路线你慢慢选吧!如果特想到开封玩,详细说说你的计划 。发邮箱至4423970qq.com我给你更合理、更经典的建议 。
河南杞县结婚风俗 杞县春节风俗

文章插图
关于河南的民俗旅游论文该怎么写??《民俗是当地的特色,风俗习惯`》有谁能帮帮我!~河南民俗风情
群英荟萃的马街书会 奇异壮观的和尚顶灯舞 别出心裁的灵宝骂社火 古风犹存的开封斗鸡 郊游踏青的首山酒会
热闹欢快的周口龙舟赛 拙中寓巧的皮影戏
古朴细腻的工艺品
艳丽华贵的河南陶瓷 造型优美的南阳玉雕 稀世珍宝鸳鸯转香壶 诙谐多趣的淮阳泥泥狗 美观食用的糖玩艺儿
线条流畅的烙花和烙画 逼真伟神的河南剪纸 寄情达意的民间女红 工艺精湛的南乐草编 神彩辉煌的洛阳唐三彩
针法多变的汴绣
淳朴古老的朱仙镇年画 光彩夺目的面塑艺术 历史悠久的密县石雕
独特的婚嫁习俗
特殊的彩礼“离娘肉” 必备的嫁妆随身饭 抗暴拒霸的夜间娶亲风俗 幽默风趣的洞房游戏 欢乐的新婚礼仪
报喜的标志红喜蛋
吉祥的百家衣和百家饭 祥和如意祝寿习俗
原始遗风的民居
冬暖夏凉的天井式窑院 奇特的民居和祭坟俗 交流信息的场所乡村饭场 民风浓郁的洛阳民俗博物馆
丰富多彩的小吃
品种繁多的开封夜市 最高的礼仪——米酒待客 酥香软烂的道口烧鸡 咸香宜人的武陟油茶 鲜美的鹿邑试量集狗肉
质脆肉厚的博望锅盔 香而不腻的杞县红薯泥 菜序严格的洛阳水席 驱寒生暖的夏邑糁汤
热闹有趣的庙会
盗火英雄和朝台习俗 盛大隆重的太昊陵庙会 热闹非凡的中岳庙会 “小华山”朝圣祭玄武 神话色彩浓郁的盘古庙会
和尚顶灯舞
所谓和尚顶灯舞,是由身着鹅黄色僧袍、披大红袈裟的和尚头顶粗瓷大碗,碗里直立一根又粗又长的红蜡烛 。说它是舞,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它借鉴了杂技、体操等艺术形式,使和尚顶灯成为一种动态的艺术 。在表演时,和尚们聚精会神,意念纯真,放在光头上的大碗纹丝不动 。灯节之夜,烛光闪烁,摇曳的蜡火与闪金泛红的和尚服相映成趣 。众和尚迈着唐宋舞步,在节奏不断变化的鼓点声中穿梭游动,变换队形 。正月是玩耍社火的高峰期,每当和尚顶灯舞一出现,观众的兴头会立即达到高潮,喝彩助威声经久不断 。随着和尚顶灯队伍的前行,观赏的人群象潮水一样涌动 。和尚顶灯是正月十五最具吸引力的社火活动 。
表演顶灯舞的和尚,并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而是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乡向阳村的农民 。他们修得顶灯真功,使头、眼、颈、手、腰、腿、脚协调一致 。整个舞蹈节奏明快,自始至终动作整齐 。这种技术性要求特别高的社火功夫,大多得力于村中老年人的传授 。
关于这种社火活动的源起时代,从三门峡市文化局石丙旭搜集整理的资料来看,顶灯在东汉明帝十年就已经出现 。当时,郎中蔡倍奉旨到西域天竺国(今印度)邀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到京都洛阳传讲佛经 。佛祖释迎牟尼赐给这二位门徒两件宝物,一是白马,二是佛灯 。意为让这二位高憎走遍天下,传播佛经,指点迷津,普渡众生,破除黑暗,光大佛门 。两位高僧行至陕州(现三门峡市)时,竺法兰梦中得到佛祖指示:"此地物华天宝,民风古朴,人心虔诚,可宏佛门 。"竺法兰高僧为宣扬佛经通博,法力无边,当着众人之面,将心爱的宝物佛灯抛向空中 。妻时,陕州城内外一片光明,如同白昼 。一幅"佛灯照顶,永光永寿"的条幅,从闪闪发光的空中飘落下来 。人们认为这是天意,便纷纷从家里走出,到寺庙里做了僧人 。陕州城的和尚,尤其是方丈、住持,常常头顶油灯颂读经文,以此纪念竺法兰高僧 。后来陕州城的百姓也纷纷仿效,慢慢形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社火形式 。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 。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 。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 。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 。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 。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 。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 。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 。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
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蓝内各摸一个大饺子 。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现在还流传有“七夕”对歌的习俗 。每到“七夕”这天,当地的少女们按村子,或按乡、县组成小组,每组七人,也可为九人、十一人,以单为巧数 。民间讲究对歌人的数量,俗语有“当单不当对,当对拙一辈” 。人们把对歌小组分成单数,都是为了能够获“巧”,希望本村的对歌组能够取胜 。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 。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
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 。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 。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 。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 。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 。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 。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 。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 。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 。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 。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 。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 。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 。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 。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 。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 。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 。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
非常兴隆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 。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 。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 。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 。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 。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 。这时,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 。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 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馍的一种)和桃、李等五种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斗上贴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之后,人们 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 。大人们在麦场里猜 拳行令,孩子们边吃边耍,十分尽兴 。
农历六月初一过后,是六月初六,所以,有的人家干脆把六月初六的活动揉到六月初一来进行 。六月初六,民间称“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 等,往往是相隔十里(5公里)八里(4公里),风俗就不大一样 。不管怎样,节日就是吃、玩、走亲戚 。而且这些节日都与出嫁的姑娘有关 。农村的各家各户,在六月初一至初六其间,都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款待后再送回婆家 。俗语有:“六月六,请姑姑 。”“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
【河南杞县结婚风俗 杞县春节风俗】六月初一过小年的习俗,在中原地区相当普遍 。从六月初一到初六,中原农村的“年” 味是浓郁的,时间要持续一周左右 。尽管有初一和初六的区别,但两个节日距离太近,节日活动自然而然地就融合在一块了 。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