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来方舱故事:医疗队开出心理“处方”( 二 )


在李佳鼓励下 , 婆婆打通了儿子的视频 。
“妈 , 你在那边怎么样?晚上冷不冷?之前我是太着急了 , 隔这么远又帮不上忙 。 你好了早点回家 , 娃儿天天都在问奶奶好久回家……”听着儿子一长串的念叨 , 老婆婆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 , 露出了笑容 。
11月18日下午 , 一位患者带着孙子刚进入N5号方舱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年肿瘤科护士、N5号方舱医疗队魏依琳就察觉不对劲 , “她东张西望 , 很烦躁 , 不停打电话 , 而且总逃避自己是患者这一话题 。 ”
“不愿意承认事实 , 选择逃避 , 是心理出现问题的典型表现 。 ”魏依琳将其安排在家庭区后 , 便和心理小组队员上前了解情况 , 倾听原因和诉求 ,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安抚 。 经过多次心理疏导 , 患者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
“刚进方舱的患者有些比较兴奋 , 有些则比较害怕和担心 。 ”重大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护士长、N5号方舱医疗队石洋介绍 , 对于这一群体 , 心理咨询组会对其进行心理评估 , 及时了解心理状态 , “对于表现异常的患者 , 将选择合适的手段进行心理干预 , 比如倾听、共情 , 同时建议其利用深呼吸、听音乐等方法缓解焦虑 。 ”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善情绪 , 努力战胜病毒
同样是在S4号方舱 , 11月17日凌晨4点 , 翟健发现一位婆婆神情呆滞地坐在床边 , 不愿躺下休息 , 看到医护人员总是欲言又止 。
原来 , 核酸检测阳性后 , 婆婆发现自己眼睛发红 , 很难入睡还拉肚子 , “肯定是这个病毒让我身体出问题了 , 怎么办哦?”
翟健和婆婆交流后发现 , 这些其实是她在身体极度疲惫时表现出的一种状态 。
于是 , 翟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婆婆讲解新冠病毒相关知识 , 尽量打消她的顾虑 , 并开了些帮助睡眠的药物 。
婆婆的睡眠质量很快得到改善 , 情绪也较为稳定 。
在N2号方舱 , 邓武权也发现了一位情绪紧张的老年患者 。
“老人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 独自在方舱内,情绪紧张 , 心理负担很重 。 ”在聊天中 , 邓武权还了解到这位患者很想家、睡眠不好 。
安抚老人后 , 邓武权根据实际情况 , 调整了药品配置 , 并针对其严重失眠的情况给予药物辅助治疗 。 此后 , 老人的睡眠得到改善 , 血压和血糖情况都有所好转 。
“在耐心沟通、了解情况后 , 我们会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 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 调整心态 , 改善情绪 , 努力战胜病毒 。 ”翟健表示 , 方舱医院的患者大部分为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战胜病毒“必备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