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怎么繁殖技术


泥鳅苗怎么繁殖技术

文章插图

1、泥鳅池塘条件 。泥鳅宜单养,池塘宜建在近阳、近水、近家的地方 , 便于管理 。水池的面积应该在100平方米左右 , 水池的深度应该是80厘米 。池壁的土要夯实,有条件的可以用水泥打磨或者用厚塑料膜围起来 。进出口用铁丝网堵住 , 防止泥鳅逃跑 。水池边要有泄洪道,防止暴雨时池水涨过平面,从泥鳅口逃逸 。因为泥鳅有逆流而上的习性,泥鳅塘周围的口高于塘外地面,所以不要让地表水直接流入塘内 。池底要有一个面积为4平方米、深50厘米的坑作为落鱼槽(排水口下1个,池内均匀分布3-4个),以方便泥鳅在水温过高时避暑 。水池用肥沃的河泥或富含有机质的粘土铺成,厚度约15厘米 。池水深度春秋为30厘米,夏季为40厘米 。
池塘里要种一些水生植物,方便泥鳅生活(如套种镞,也能增加收入) 。夏天水池里杂草太多的时候,就要把它们清除掉 。还可以在水池中放养一些藻类或浮萍,补充泥鳅的植物饲料 。
2.培养肥泥和水 。泥鳅放流前20-30天,每100㎡用3公斤石灰消毒,然后施足基肥,每100㎡施干鸡粪30公斤,均匀撒在池塘里,或用大量猪、牛、羊粪堆在鱼槽里,任其发酵腐烂 。以后根据水质适当施肥 。水的透明度要20 cm,水层不能看到池底的淤泥 。
3.放养规格 。选择3厘米以上的泥鳅作为苗种,每100平方米放养15-30公斤 。如果以从市场上买来的泥鳅为苗种,每100平方米放养25-35公斤为宜 。如果有流水或者饲养管理水平高,可以适当多放些幼苗 。
4.喂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鱼类 。除了施肥 , 还应该喂一定的植物饲料和动物饲料 。平时要定时定量饲喂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精料 。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有关 , 20℃以下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约70%-80%);在20-25℃的温度下,动植物饲料应各占一半;25-30℃时,动物饲料应占60%-70% 。动物性食物可以喂蛆、蚕蛹、蚯蚓、蜗牛和屠宰场的剩菜 。投喂量一般为每天泥鳅总重量的8% , 水温高时可增加到12%-15% 。喂食时间可以是下午一次 , 也可以是早晚两次,早上不吃或吃一点剩饭 。夏末秋初要注意高蛋白饲料的比例,促进泥鳅快速生长育肥 。
5.日常管理 。经常换水 , 保持水质良好;经常检查堤坝,堵塞漏洞,保持水位 , 防止泥鳅逃跑;经常使用有机肥,保持水的鲜肥;防鸭、防鳗、防蛇等 。从入池伤害泥鳅;夏天在鱼滑道上搭棚遮阳 , 冬天利用浅水或排水过冬 。
【泥鳅苗怎么繁殖技术】6、及时捕捉 。捕的时候可以用竹笼诱捕,也可以排干池水挖泥来捕 。捕捞时要注意抓大留小 , 保存好繁殖的泥鳅品种,以利于来年繁殖 。泥鳅一般放养150-180天 。通过集约化饲养,其体重可增至泥鳅种的8-10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
以上解释了泥鳅苗种繁育技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