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郑州疫情发布会要点( 三 )


郑州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除急诊外所有普通门诊、发热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全面实行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 。 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 为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病人提供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慢病康复等服务 。
针对应急状态下疫情防控实际 , 着眼群众就医需求 , 下面重点就4类患者就医渠道和流程提示如下 。
(一)高风险区患者
高风险区有就医需求的群众 , 要及时与所在社区(村)联系 。 各区县(市)要安排专车落实“点对点”全程闭环接送 。 送医前 , 社区(村)要与医疗机构联系 , 需要携带《郑州市疫情风险人员就医转诊单》 , 与医疗机构接诊人员做好当面交接;就医结束 , 及时安排专车接回 。 患者及转运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 转运车辆要做好消毒消杀 。
需外出就医的急危重症患者 , 可由患者家属或所在社区(村)工作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 , 由120指挥中心调派救护车 , 按就近、就急原则 , 及时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 。
(二)集中隔离点患者
今晚郑州疫情发布会要点】集中隔离点要加强医护人员、抢救设备设施及药品配备 , 为隔离管控人员提供常规医疗服务保障 。 需外出就医的急危重症患者 , 可由患者家属或驻点工作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 , 由120指挥中心调派救护车 , 按就近、就急原则 , 及时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 。 非急危重症患者由隔离点联系就近医疗机构就医 , 并安排专用车辆接送 , 全程实行闭环管理 。
(三)“绿码”患者
原则上建议就近就医 , 减少跨区域流动 , 凭社区(村)开具《自行就医证明》可在区域内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 。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落实从“家到医院——医院到家”“两点一线”要求 , 不在其他区域逗留 。 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昏迷、高热急症、急产等急危重症情况 , 需紧急送医的 , 可拨打120急救电话 , 由120急救指挥中心调派救护车接诊 。
(四)“非绿码”特殊患者
孕产妇及新生儿:需要医疗保健服务的 , 可通过郑好办app→疫情防控专区的孕产妇→新生儿绿色通道 , 进行孕期保健咨询、预约就诊;选择疫情防控区域、孕产妇症状、新生儿症状、录入孕周、病情等信息后提交请求即可 。
医疗机构应进一步提升发热门诊和急诊科收治能力 , 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 , 核酸检测和医疗救治同步进行 。 为孕产妇、老年人、儿童设立就诊绿色通道 , 提供人性化服务;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进入医疗机构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医疗机构不得以疫情防控、环境消杀、业务用房紧张、抗原阳性或无核酸检测结果等原因 , 拒诊、推诿或延误治疗 。
开通保供专班 , 采取多种末端配送模式
保证末端配送畅通 。 郑州为防止生活物资保供“最后一百米”出现梗阻 , 各小区都要增加一线保供力量 , 并采取不同的末端配送模式 。 此外 , 郑州市、区都开通了保供热线 , 并组建保供热线接听、处置专班 , 确保热线24小时畅通 , 随时接听居民反映的生活物资需求 , 第一时间协调解决解决 。 热线电话实行首问负责制 , 安排专人进行跟踪回访 , 形成问题解决闭环 。
采取不同的末端配送模式如下:
1.无高风险单元的小区 , 原则上由居民自行提取 。
2.有高风险单元小区 , 分两种情况进行配送 。 一种是风险单元内足不出户的居民 , 社区保供人员按防护要求 , 对居民购买的生活物资外包装进行消杀后 , 配送至居民家门口 。 另一种是风险小区可以出户但不能出院的居民 , 社区在小区外设置生活物资接收点 , 居民线上下单所购生活物资到达指定地点后 , 社区保供人员按防护要求 , 将生活物资外包装消杀后 , 转运至小区内固定区域 , 安排居民错时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