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防疫突然收紧,能挡得住这波疫情吗?

随着入冬以来面临的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 , 各地在几天之内纷纷出台各类政策 , 在“加码”和“减码”之间不断游移 。
撰文|田栋梁、汪航、万顺顺
11月11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 明确了科学精准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思路 。
11月22日 ,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强调 , “将督促各地不偏不倚地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 做到既不能层层加码 , 也不能随意减码” 。
然而 , 随着入冬以来面临的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 , 各地在几天之内纷纷出台各类政策 , 在“加码”和“减码”之间不断游移 。
多地要求“三天三检”
近日 , 多地开始发文要求外来人员“三天三检” 。 不知不觉间 , 从“落地检”到“三天两检” , 逐渐加码到了“三天三检”了 。
北京从11月22日起 , 要求对所有进返京人员进行落地三天三检 , 即抵京后前三天 , 每天须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 阴性结果未出前 , 居家不外出 。 如果抵京满三天未完成第三次检测的 , 北京健康宝将弹窗提示 。
实际上 , “三天三检”在浙江杭州已经执行一段时间了 , 没有完成三天三检的 , 将被赋黄码管理 。
今日 , 深圳发布“8号通告”称 , 所有来(返)深人员 , 抵深前进行来(返)深申报 , 抵深后严格落实“落地检”及“三天三检三不(不聚会、不聚餐、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措施 。
从11月24日零时开始 , 进入深圳全市交通场站(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地铁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公共汽车、出租车、网约车)、进入公共密闭空间等 , 须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当日(24小时内)核酸采样凭证(记录) 。
同日 , 西安市发布消息称:即日起 , 外省市来返西安市的人员使用“一码通”时会有弹窗提醒 。 不执行落地检后“三天两检”要求的 , 将会进行弹窗提醒、赋黄码管理 。
西安虽然要求的是“三天两检” , 但同时建议外省市来返西安人员三天内居家不外出 , 如需外出 , 不得进入餐饮场所进行聚餐、堂食 , 不得进入商场超市 , 不得进入公众娱乐休闲场所、人员聚集经营性场所和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不得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 出租车、网约车等除外 。
与此同时 , 江苏无锡、黑龙江哈尔滨、江西南昌……越来越多的省市也纷纷发文 , 要求外来人员“三天三检” 。
然而 , 对照“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 其中明确要求: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 同时 , “二十条”中对密切接触者、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入境人员等的核酸检测要求 , 也只是隔天检测 , 如需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的人员 , 只在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即可 。
如今 , 各地纷纷要求“三天三检” , 相当于将外来人员视为比密切接触者、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等风险还要高的人了 。 而这一切的根源 , 在于各地未能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的核酸结果全国互认 。
今年7月29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通知》 , 要求高度重视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重要性 , 明确不同渠道展示的核酸检测结果具有同等效力 。 严禁以本地健康码未能查询、未在本地开展核酸检测等为由拒绝通行 , 拒绝群众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不得要求群众重复进行核酸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