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

1、译文: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 , 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
引申义:琐碎的事情不做好 , 怎能干好一番大事业?
2、原文:
陈蕃字仲举 , 汝南平舆人也 。祖河东太守 。蕃年十五 , 尝闲处一室 , 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 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 , 当扫除天下 , 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 , 甚奇之 。————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 。
3、译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陈蕃字仲举 , 是汝南平舆人 。他祖上是河东太守 。陈蕃十五岁的时候 , 曾经独自一人住在一处 , 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无章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 , 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 , 应当以扫除天下的祸患这件大事为己任 。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 , 很有自己的见解 , 与众不同 。
可以看出薛勤对陈蕃“扫除天下 , 安事一室乎”这一观点的反应是“奇之” , 联系前面“清世志”的言论 , 这里“奇”当然不是“奇怪”的意思 , 而应当是“惊奇”的意思 。可见薛勤对陈蕃的观点根本就是赞赏的态度 , 怎么可能去反驳呢?
再看同是记录东汉 , 魏晋时代资料《世说新语》 , 可以发现 , 其中对这件事的记录和《后汉书》中的记录基本一样 , 区别就是换几个无关紧要的字 , 意思一模一样 。那“一屋不扫 , 何以扫天下?”是哪来的呢?
看晋朝的史书、笔记没有 , 唐、宋的史书、笔记也没有 , 直到看到清朝的散文 , 才知道 , 哦 , 原来在这呢 。清朝文学家刘蓉 , 在散文《习惯说》中记述了他年轻时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