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石楼:黄土高坡变身光伏“蓝色海洋”山乡有了“阳光存折”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山西石楼:黄土高坡变身光伏“蓝色海洋”山乡有了“阳光存折”
文章图片
山西石楼持续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 开发“光伏+特色种植”“光伏+养殖”等项目 , 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郑云辉摄
中新网吕梁11月27日电题:山西石楼:黄土高坡变身光伏“蓝色海洋”山乡有了“阳光存折”
作者高瑞峰高寄洲
一排排光伏面板 , 布满山头 , 成为吕梁山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 这巨型光伏列阵 , 宛若在黄土高坡上覆盖了一片蓝色海洋 , 成为山西石楼富民增收的一大利器 。
“目前 , 全县建成86.3MW的光伏扶贫电站 。 其中 ,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56.3MW , 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30MW , 每年光伏收益6500余万元 , 村集体光伏收益平均达到50万元以上 , 关联的脱贫户户均光伏收益达6000元以上 。 ”27日 , 石楼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呼玉海介绍 。
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 , 吕梁山脉以西 。 全境地貌大致为山地和丘陵两部分 , 东部山地 , 南北走向的石楼山群峰绵延;中南部山地 , 团圆山等主要山峰海拔1400米以上;西部和北部为黄土丘陵区 , 薛家垣、曹家垣等较大的垣面 , 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
山西石楼:黄土高坡变身光伏“蓝色海洋”山乡有了“阳光存折”
文章图片
航拍山西石楼光伏产业 。 郑云辉摄
近年 , 石楼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光照优势 , 持续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 同时 , 充分利用光伏面板支架下的土地 , 开发“光伏+特色种植”“光伏+养殖”等项目 , 探索农光互补长效机制 , 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据了解 , 石楼全县光伏电站占地约2300亩 , 可利用种植面积1300亩 。 目前 , 石楼采取“光伏+特色种植”“光伏+养殖”等模式 , 委托农业公司托管 , 有效栽植面积1300亩 , 实现了光伏扶贫产业收益链的有效延伸 。
石楼县灵泉镇二郎坡村 , 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上 , 蓝色光伏面板连绵起伏 , 肆意汲取着阳光 。 “晒着太阳赚钱”“有太阳就有收益”“这是村里的阳光存折”……村民欣喜于光伏产业带来的收益 。
山西石楼:黄土高坡变身光伏“蓝色海洋”山乡有了“阳光存折”
文章图片
山西石楼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光照优势 , 持续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 郑云辉摄
光伏产业每年为二郎坡村带来40万元以上的收益 , 实现集体经济破零的同时 , 该村借此改善基础设施 , 推进现代高效农业 , 发展起采摘园等旅游项目 。
山西石楼:黄土高坡变身光伏“蓝色海洋”山乡有了“阳光存折”】截至2022年9月底 , 石楼光伏扶贫电站累计上网电量2.6亿度 , 结算光伏收益资金2.2亿元 。 “全县累计已下发到各行政村的光伏收益 , 平均达到190万元 , 约36000户家庭因此获得收益 。 ”呼玉海说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