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哪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现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哪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现了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现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哪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成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鱼我所欲章》 。
2、 “鱼,我所欲也 , 熊掌 ,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3、生,亦我所欲也 ,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4、”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 , 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
5、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 , 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
6、《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哪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现了】7、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
8、“本心”不可小视 , 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 ,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 。
9、”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
10、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
11、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