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提醒:血压高的人,除了盐以外,真正需要大家远离的是这3种素食( 二 )


血管狭窄会挤压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 血管硬化会降低血管弹性 , 两者都会造成血液不能按照正常的速度流到全身各处 。 为了保证营养物质和氧气能够及时送达身体各处 , 心脏会增加泵血的压力 , 因而造成血压升高 。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 不是只有吃糖和甜食才叫摄入糖分 。 现代饮食中不仅有这些看得见的糖 , 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糖是我们避之不及的“隐形杀手” 。 我们平时生活常见的很多零食 , 如饼干、蛋糕、酥皮点心等 , 其实都是糖油混合物 , 含有大量的添加糖 。

无论食品外包装如何 , 大家仔细观察其配料表就能发现其中的猫腻 。 白砂糖或糖精、食用油往往是不相上下的排列在含量前3位的原材料 。
这些加工食品中的糖进入体内后往往有着较强的升糖能力 , 会导致血液中的血糖水平一过性升高 , 血糖一高 , 胰岛素就会分泌;血糖升得越快 , 胰岛素便会加快分泌 , 过多的胰岛素又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 。 交感神经兴奋能够收缩血管 , 升高血压 。
除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糖分 , 还有哪些食物是高血压“杀手”呢?
二、高脂肪食物
脂肪是仅次于糖类的储能物质 , 一般的耗能活动先由糖类释放的能量提供 , 当糖类不足以满足消耗时 , 才会动用脂肪 。 脂肪是高密度的储能物质 , 正如上文提到的 , 当身体摄入和消耗产生能量差时 , 这些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 因此脂肪生成远比消耗更容易 。

油脂类食物是脂肪的重要食物来源 , 油脂类摄入过高将直接导致脂肪摄入增加 , 在我国 , 脂肪的摄入主要来自植物油、动物油和肉类 。 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我国居民膳食中谷物类占比逐年下降而动物类食物占比逐年增加 , 说明动物性油脂的摄入量也在增加 。
有研究表明烹调用动物性油脂的摄入与血压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 人群的平均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随着油脂类摄入的增加明显升高 。 每摄入10g油脂类食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升高0.21mmHg、0.17mmHg[1

国外研究表明 , 特定的饮食模式 , 特别是素食饮食与降低血压有关 , 在一些血压普遍升高的发达国家 , 素食饮食人群的血压明显低于非素食者 。 研究指出 , 与非素食饮食相比 , 素食饮食患者血压明显降低 , 两者收缩压平均净差6.9mmHg , 舒张压平均净差4.7mmHg【2】 。
我国研究者完成大样本的人群研究后也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 与素食组研究对象比较 , 肉食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水平均明显升高 。 肉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均呈逐渐升高趋势 。
该研究还发现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比例的升高与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 , 也与腰围、体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 可见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比例的升高 , 也会导致超重与腹型肥胖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

长期摄入高脂食物的人易发生肥胖 , 而肥胖又恰巧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肥胖的人皮下脂肪会增厚 , 使毛细血管扩张 , 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 , 在心率正常的情况下 , 心脏每次搏动的泵血量大为增加 , 长期负担过重则会诱发左心肥厚 , 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
研究显示 , 人群体质量平均下降5-10kg , 收缩压可下降5-20 mmHg[3] 。 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呢?我们可以通过BMI(人体体重指数)来具体分析 , 不同程度的肥胖对血压的影响有所不同 。 目前研究认为BMI越高 , 患有高血压的风险越高 。
具体来说 , BMI每增加3kg/m2 , 在四年内 , 男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将会上升50%;女性会更高 , 一般会上升至58% 。 如果BMI在24kg/m2以上 , 那么相较于普通人而言 , 这类人群患有高血压的风险将高出3至4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