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导游词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导游词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三味书屋导游词,三味书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读经味如稻粱 , 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 。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
3、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 , 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
4、作者写百草园 , 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 , 趣味无穷 。
5、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 。
6、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
7、扩展资料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 。
8、“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 。
9、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 。
10、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 。
11、鲁迅在辗转流徙 , 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
12、内容简介: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 。
13、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
14、这个世界是由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组成的 。
15、先是百草园 , 顾名思义,是个荒凉的地方,如作品所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16、“草园”变成“乐园” , 其间就充满了童趣,作品即以这为中心进行构图 。
17、儿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 , 自然的形态 , 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必然萌发起他们的兴趣,勾起无穷的联想,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们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像 。
18、鲁迅在百草园里描绘的就是儿童在自然环境里的极乐世界 。
19、在作者笔下 , 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
20、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 , 风声飒飒 , 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 。
21、有人认为这像是闲笔,其实这看似信笔插话,却是极具匠心 ,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民间的古老传说,鲁迅借助它饶有兴趣地从另一侧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
22、从结构角度看,这个故事是从园里草丛中相传“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发出来的,文气贯通 , 毫无游离之感;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挖掘了潜存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奥秘 。
23、可以想像得出,孩子们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 。
24、在技巧上看,这一插话是转叙事为描写 , 别开生面地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 , 百草园一渗入人情,就更其魅人了,这实是一记妙着 。
25、这篇文章首先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描写顺序 , 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 。
26、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 , 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 , 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 , 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
27、其次,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
28、再次 , 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
29、如作者用“扫开、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以及对捕鸟的喜好 。
30、文章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 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实具体,放得开,收得拢 。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导游词】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