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副营长的样子 郝副营长的介绍


郝副营长的样子 郝副营长的介绍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郝副营长的介绍,郝副营长的样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作者 :王愿坚(1929-1991),当代著名作家 。
2、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 。
3、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采访人员 。
4、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史料 , 曾多次去革命根据地进行深入采访,因而作品真实、生动、感人 。
【郝副营长的样子 郝副营长的介绍】5、他的作品最著名的有《党费》、《粮食的故事》、《齐根火柴》等 。
6、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闪闪的红星》,他就是编剧 。
7、、教材说明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8、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 。
9、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 , 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 , 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
10、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 。
11、加上这样的开头结尾,显然是在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
12、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 。
13、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事情发生在建国前的1947年,当时除了城市以外 , 绝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电灯的 。
14、而郝副营长跟“我”一样 , “从小生活在农村”,因此也没见过电灯 。
15、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16、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17、三、教学建议1.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 。
18、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 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 。
19、再提示学生以“多好啊”或“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探究,先独立阅读 , 再在小组里交流 。
20、检查阅读效果时 , 教师要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 , 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
21、2.以“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 。
22、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 , 要求再次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 , 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 , 可能想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
23、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
24、“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
25、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 , “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 , 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赞美 。
26、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 。
27、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 。
28、“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 。
29、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 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
30、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
31、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
32、3.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可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交流讨论之后,指导学生进一步练习有感情朗读 。
33、4.对课文中的生词 , 大多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其意思;个别词语,可让学生查字典、词典理解 。
34、下列词语解释仅供教师参考 。
35、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
36、围歼战:把敌人包围起来加以歼灭的战斗 。
37、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所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短墙 。
38、憧憬:向往 。
39、黑魆魆:形容黑暗 。
40、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
41、钧 , 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15公斤 。
42、璀璨:光彩鲜明 。
43、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