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定都都在长安洛阳

洛阳居天下之中的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它最大的优势 。
【为什么古代定都都在长安洛阳】隋唐时 , 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开始脱节 。当时主要粮食产区是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和江淮一带 , 京都的粮食严重依赖两地的转运 。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 , 永济渠和通济渠分别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东北和东南延伸 。洛阳成为大运河的中枢和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 。隋代在洛阳建设有含嘉仓和洛口仓这两大粮仓 , 粮食到唐朝贞观年间都未用完 。如果把粮食从洛阳再运往长安 , 不仅要多走一千多里路程 , 而且在三门峡一带 , 常常出现船只倾覆的事故 。解决这个困难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迁都洛阳 。隋炀帝在位期间大多数时间都驻留在东都洛阳 , 洛阳取代大兴城成为实际的都城 。唐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政治中心在长安和洛阳间频繁变迁 。但是 , 受到西北边患的牵制 , 长安作为都城的时间远远长于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