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薅头发或是拔毛癖!这些“自我攻击”行为是在保护你

没事薅头发或是拔毛癖!这些“自我攻击”行为是在保护你
文章图片
康康电台vol.89
BFRB
你有没有
不知不觉就把手指甲放到嘴边啃
脱掉的袜子还要拿起来闻一闻
没事薅头发或是拔毛癖!这些“自我攻击”行为是在保护你
文章图片
闲来无事就想薅头发
抓了一把接一把……
近日 , 一则
13岁少女秃顶疑似是拔毛癖的新闻
引发关注
没事薅头发或是拔毛癖!这些“自我攻击”行为是在保护你
文章图片
//
没事薅头发或是拔毛癖!这些“自我攻击”行为是在保护你】拔毛癖是一种心理疾病 , 科学家将反复拔毛这种行为命名为Body-FocusedRepetitiveBehavior , 简称为BFRB , 译为专注躯体的重复行为 , 即以身体为中心的重复行为 , 包括拉扯、采摘、咬或刮头发、皮肤或指甲 , 并由此带来了拔毛癖、皮癖和食甲症 。
没事薅头发或是拔毛癖!这些“自我攻击”行为是在保护你
文章图片
BFRB的形成和精神因素、激素水平、遗传基因、家庭影响等各种因素有关 。
没事薅头发或是拔毛癖!这些“自我攻击”行为是在保护你
文章图片
据估计 , BFRB的患病率至少占人口的3% , 影响儿童和成人 。
与一般的强迫症行为不同的是 , BFRB通常会在这种行为中感到放松、愉悦和满足 。
为什么这些对身体的“自我攻击”行为会带来愉悦?
1
难以戒除的瘾
一项调查发现 , 在校大学生中 , 大约有12%的人有BFRB问题 , 还有近60%的人曾有过类似的行为 , 但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 。
此外 , BFRB通常始发于青春期或童年时期 , 47.5%的人表示在10岁前就出现了重复性撕皮或拔毛行为 , BFRB一旦出现便难以戒除 。
没事薅头发或是拔毛癖!这些“自我攻击”行为是在保护你
文章图片
2
不是自残而是自我保护
BFRB不是一种“自残”行为 , 有时是一种缓解负面情绪的独特方式 。
许多研究报告也指出 , 啃指甲、拔头发这种重复性自我梳理行为 , 能够缓解负面情绪 , 比如无聊、紧张、焦虑和沮丧 , 这并不是要故意伤害自己 , 而是一种聚焦于身体的行为 , 能够让我们内心获得一种对于身体的掌控感 , 从而感到安全 。
没事薅头发或是拔毛癖!这些“自我攻击”行为是在保护你
文章图片
特别注意
BFRB行为目前并没有必须的客观标准 , 原则上如果没有困扰到你 , 也不感觉痛苦 , 就不用强制改变 。
大部分的BFRB行为是周期性的 , 通常会随着情绪的改善逐渐缓解 。
但如果你的重复性行为影响了你的外貌 , 甚至已经到了恐惧社交、回避亲密关系的程度时 , 就可以考虑进行干预了 。
[1]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 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2]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 侵删.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