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 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多少天能好


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 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多少天能好

文章插图
女性艾灸肚脐有很好的温经散寒、暖宫的功效,但是许多人在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这是什么原因呢?要怎么办呢?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的原因1.可能是排病反应 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 , 很大的可能是出现了排病反应,这是因为体内有风寒湿邪 。
如果体内寒湿邪气较重,灸治过程中身体上可能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 。特别是妇科问题严重的患者,施灸时就会在肚脐周围,腹股沟处出现这些症状 。
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合谷 。
2.可能是过敏 如果在艾灸后肚脐周围红痒的很厉害,好几天都没有消退,则要考虑是不是过敏了 , 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情况还是属于排毒反应 。
一般过敏体质患者在艾灸过程中,更容易诱使机体出现过敏反应 。通常会出现红色小疹或风团样丘疹,出现浑身发热、瘙痒难忍等症状 。
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解决办法1.停止艾灸 在艾灸肚脐眼之后出现红痒的情况,建议先观察症状,如果症状和过敏的情况差不多,最好中止艾灸 。
2.不抓挠【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 艾灸肚脐眼后肚脐红痒多少天能好】 艾灸后肚脐眼红痒,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去抓挠,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因为抓挠会刺激皮肤更加的瘙痒,而且如果肚脐周围有红疹、水泡,抓破之后还有感染、留下色素沉淀的风险 。
3.多观察 一般艾灸后肚脐眼痒,在停止艾灸后几天内会自然消退,期间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但是如果观察到没有消退,那么应该就医治疗 。
4.用药治疗 如果在艾灸后过敏导致皮肤红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应用抗组胺,维生素C等药物;如果还有发热,奇痒,口干 , 烦躁不安等症状时 ,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应用皮质类激素 。
艾灸肚脐眼排毒反应1、口渴 艾灸后会出现上火的情况 , 这种情况的主要表现速度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艾灸容易上火 。艾灸所擅长的是扶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 。
2、出现灸疱 灸疱是艾灸时出水汽是因为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不知不觉起的 。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 。可以用针刺破,每天手拿艾条悬灸下,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 。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除,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泡处不要见水 。
3、皮肤痒 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
4、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 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花斑的皮肤会红一块白一块,红点的可能带有痒的感觉 。花斑的多见些,为体内寒湿重所致,一般灸段时间都会消失,消失的同时,体质大都能感觉到改善 。红点的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 。
5、失眠或嗜睡 灸后失眠大多出现在艾灸的某个时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会一休不眠,说不出的难受,不过过后,大都能感觉的已有问题的好转 。
灸后嗜睡比较常见,灸后阴阳重新建立,体内正气和邪气会互相斗争,而睡眠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战场,有助于身体恢复,此时注意适当休息,不要晚上艾灸太晚 。
6、尿多 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 。
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
7、拉稀 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 。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 。肠道问题居多 。
8、肚脐出水 艾灸肚脐出水了,并且比较多的话,也可能是艾灸的排湿反应 , 这也说明身体内部有寒湿之气 。建议平时注意腹部保暖勿受寒,饮食注意清淡细软温热易消化 , 忌生冷的食物,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和热汤粥 。
9、月经提前或推后 艾灸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的话,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 , 月经可能出现提前或推后 。
10、寒感 灸后会觉得冒凉风 , 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有的人艾灸时手心脚心出冷汗,也是寒感的一种,需要继续艾灸 。
11、热感 艾灸后会有热感 , 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 。经络通 , 效果好 。
12、沉感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还包括沉感,感觉身体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艾灸激发人体的正气,在冲击经脉 。
艾灸肚脐眼的功效与作用1.艾灸肚脐眼可以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 , 浊阴下降,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反胃,呕吐 , 泄泻等症 。
2.艾灸肚脐眼能激发三焦的气话功能,疏通经络,使气机畅通,促进代谢,缩减脂肪,有助于缓解小便不利 , 水肿,肥胖症 。
3.艾灸肚脐眼可以调理冲任,固经安胎 , 适宜于调理月经不调 , 痛经,崩漏,带下 , 不孕,黄褐斑,面色晦暗等症 。
4.艾灸肚脐眼可以理气活血 , 通经活络,适宜于调理肠麻痹,手脚麻木及各种酸痛症 。
5.艾灸肚脐眼能调节脏腑营养平衡,使气血畅通,有助安神,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带下,梦遗,滑精 , 惊悸,失眠等症 。
艾灸的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 , 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 , 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 , 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 , 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 , 很容易燃着,因此 , 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 , 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 , 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 , 以利于熄灭 。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 , 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 , 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 , 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
8.要循序渐进 , 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 。以后再加大剂量 。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 。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 , 温和灸10分钟左右 。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 , 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