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狂欢节
该条目为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节日,查看其他 2 个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编辑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文章插图

狂欢节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狂欢节
别名
嘉年华
外文名
Dionysia
起源时间
欧洲的中世纪
拼音
kuáng huān jié
英音
[?dai??nizi?]
美音
[?da???n?zi?]
狂欢节,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原由主节一直延长到四旬节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节前几天 。盛行于欧美地区 。[1]许多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狂欢节节日,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非基督徒的节日庆典,如希腊酒神节、古罗马农神节和牧神节以及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等 。[2]一般在2、3月份举行 。
节日起源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 。[3]这个节日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 。[4]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 其前身 。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 。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 。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lent) 。[5]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 , 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 , 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 , 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 。[6]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 , 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 。[7]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文章插图

诺丁山狂欢节
在世界各地的狂欢节中 , 诺丁山狂欢节的规模仅次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 。[52]诺丁山狂欢节一向以浓郁的加勒比海情调著称 。[53]论服装和面具,诺丁山狂欢节如同一场奇异华丽的化妆舞会;论音乐,钢鼓乐队、卡里普索歌曲、索加音乐则是诺丁山狂欢节的灵魂 。[54]钢鼓的强烈节奏足以令心跳立即合着节拍提速;卡里普索歌曲每每根据最新时政和社会热点即兴改动歌词 , 惟有词曲幽默讽刺的本色不变 。
德国
科隆狂欢节
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 。仅次于巴西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
科隆万岁(K?lle Alaaf),这是狂欢节每年使用的口号,准时在狂欢节开始时呼喊 。其高潮是四斋节前星期一狂欢游行的愚人时刻 。这时,人们高呼”科隆站起来”、”要糖”、”要花” 。在这种热闹非凡的活动中 , 人们欢呼雀跃、尽情放纵,莱茵河两岸充满欢歌笑语 。
剪领带是科隆狂欢节的特有风俗 。在“女人狂欢夜”那天,德国姑娘们提着大剪刀在街上巡查,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看见戴领带的男人就是喀嚓一声剪短他的领带 。本地人熟知这一习俗,这一天都身着便装,稀里糊涂吃亏的多为外国人,尤其是科隆一带的机场到处都挂着剪断的领带 。据说曾有一名中国男演员被几个手提剪子的德国女人追着跑了十几条街道!但也有不少男人故意买一些破的甚至纸做的领带上街去,领略与芳龄少女调情的滋味 。
到了“玫瑰星期一”(Rose Monday)的上午,代表狂欢节最高潮的大游行正式开始 。人们三五成群喝着啤酒,拉着手风琴,穿着五彩的服装,戴着怪异的假面,在街上欢快地行走 。路边的警察也一改往日的威严,任凭女孩子们在脸上划下五颜六色的唇印 。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 , 有着上千个表演团队,每个方阵都有自己的乐队、花车和独具特色的服装,令人目不暇接 。花车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模型,不少是当今各国领导人,布什、普金、萨达姆和拉登等往往被选为嘲讽对象 。花车行进时,路边成千上万的观众高呼“给我糖”,大块的巧克力、糖果和无数鲜花便从花车上如同雨点一般落下来 。孩子们胸前挂着一个大布口袋,扒在地上拼命地捡糖,大人们则一跃而起,从空中拦截大块巧克力 。有的人干脆倒举一把伞或一顶帽子,不一会儿已是满载而归 。这样的狂欢场面一直持续5个小时 , 平时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在这天终于也疯狂了 。
有意思的是,科隆狂欢节游行路线的总长度是7公里,而参加游行的队伍长度是6.5公里 。[55]也就是说,从游行路线的起点到终点摆满了参加游行的人、车和马 。虽然游行总时间是5小时,但观众为了强占好位置 , 往往是提前2、3个小时就已经抵达现场了 。因此,在依旧春寒料峭的2月份,露天站7、8个小时观看狂欢节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很多人在游行结束后还不马上散去,而是要参加露天狂欢舞会、酒吧里“泡吧”跳舞或是混挤在人群中在街上徜徉 , 直至半夜 。次日午夜 , 也就是星期二的午夜,狂欢节接近尾声 。人们摘下悬挂在饭馆和酒肆门上的代表狂欢节的扎制人物,将其焚烧,由此宣告进入“圣灰星期三” , 宣告狂欢节的彻底结束 。
锡格马林根狂欢节
2月举行,在德国,除了圣诞节以外,最大的节日恐怕要数狂欢节了 。18世纪末,法国军队占领了德国后,当地的狂欢节有了新的意义,它成为平民百姓反抗军事压迫的一种出气的方式和机会 。人们嘲讽所有穿军装的人,并且组织起游行队伍来,参加游行的人一个个穿着奇特的制服 , 手持木制的长枪,进行武装训练 , 人们故意在跳舞的时候装疯卖傻 , 做些令人捧腹的滑稽动作 。
杜赛尔多夫狂欢节
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狂欢节是欧洲参加人数最多和最热闹的狂欢节之一 。数千人的游行队伍和上百万的参观者共享着美味的啤酒和欢乐的氛围,大家叫着、笑着、闹着、舞着,如果不堪忍受室外的寒冷,也可以到酒吧去肆意狂欢 。
比利时
班什狂欢节
班什位于比利时中部的海诺?。?离 首都布鲁塞尔约56公里 。每年2月举行的狂欢节,吸引着周边法国、德国和荷兰人前来助兴 。节日的寓意与中国的春节颇为相同:辞旧迎新春 。滑稽小丑“日乐”是狂欢节游行的主角,他们脚蹬4寸厚的木跟鞋,身穿红黄相间的紧身服 , 头顶一米长的彩色鸵鸟羽毛,在铿锵明快的鼓乐中,踩出比利时民间热烈欢快的舞步 。比利时国王阿尔伯特二世和王后宝拉亲临班什新千年的狂欢节,此举第二天曾成为比利时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
出于传统,狂欢节这天,班什所有店铺的饮料和啤酒全部免费供应 。所有的人在这里没有国籍肤色之分,只有狂欢、纵情和喜悦 。抛橘子是狂欢节的高潮,小丑们人手一只竹篮 , 把金黄色的橘子撒向欢呼雀跃的人群 , 橘子象征着吉祥,接到橘子的人据说会好运连连 。“祝你好运”的问候声,夹杂着人们的笑声和尖叫,把一向静谧的班什老城闹翻了天 。
2003年11月班什狂欢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56]这是欧洲四项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的一项 , 另外三项分别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木偶戏,立陶宛的十字形民间工艺和西班牙的神秘剧 。
法国
尼斯狂欢节
为了既尊重传统又跟上时代 , 自20世纪50年代起,每届尼斯狂欢节都确定一个 主题,马戏、小丑、美食、欢笑、疯狂、爱情、20世纪、新千年、欧洲等概念都为狂欢节提供过灵感,并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舞台 。
狂欢节是尼斯冬季的亮点,也是城市投资的重点 。花车穿插彩车一起游行、花车上美丽的姑娘不断向游人投掷鲜花是尼斯狂欢节一大特色,仅为鲜花埋单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
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 因海滩和阳光而夏日爆满的尼斯在旅游淡季也不乏热闹 。
加拿大
渥太华冬季狂欢节
当地居民在成为滑冰道的里多运河上尽情享受滑冰的乐趣 。每年2月,渥太华的“冬季狂欢节”就在这里举行 。[57]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加拿大许多地方每年都要举办冬季狂欢节 。狂欢节从每年2月的第一个周末开始,持续两周 。狂欢节期间,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 , 所有活动都围绕冰雪题材展开 。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和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城举办的冬季狂欢节规模最大 , 形式和内容也最具特色 。渥太华冬季狂欢节于1979年开始正式举办 , 其宗旨是让人们在漫长的冬季尽量外出活动,与人交流,从而丰富人们的冬季生活,培育冰雪文化 , 吸引更多外来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
美国
新奥尔良狂欢节
如果你觉得杜塞尔多夫狂欢节还不过瘾的话,可以到新奥尔良去欢度“肥美的星期二” ,这是新奥尔良狂欢节中最热闹的一天 。狂欢节“国王”们率领着两支主要的游行队伍走街串巷,你若想参加场持续一整天的大狂欢,就必须化妆,若能结识当地的朋友,让他们帮你设计个最有地区特色的装束的话,你就可以参加只有当地人才能参与的庆典活动,如果你的朋友能带你去,那么奥尔良的狂欢节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的 。
玻利维亚
奥鲁罗狂欢节
玻利维亚奥鲁罗狂欢节是南美大陆最具特色的狂欢节之一,在为期一周的狂欢期间,人们身着艳丽的服装,在街上大跳鬼神舞,以特殊的方式狂欢着,它不仅仅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表现,还将宗教与传统、基督教与印度教的文化融为一体 。
鬼神舞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别具特色,已经发展成为奥鲁罗的一大艺术形式 。这里有很多鬼神舞俱乐部,每个俱乐部的成员在40―300人左右 , 由于表演用的服装动辄每件几百美元,所以各俱乐部都要靠企业家出资赞助 。人们在狂欢节到来之前几个月就开始排练鬼神舞了 。
多米尼加
多米尼亚共和国的狂欢节除了展现岛上的非洲黑人文化之外 , 还保留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一些特色,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 。这里的服装、面具、化妆、歌舞和音乐都令人着迷 。
特立尼达
这个加勒比岛国的狂欢节开始于2月份,持续一个多星期 。欢庆期间会举行音乐表演和全国性的音乐大赛 , 举行化妆舞会,评选出游行队伍的“国王”和“王后” , 人们载歌载舞,狂欢到凌晨 。
彩色羽毛、泥巴和油质等都被运用到狂欢节的彩妆中,大家在第二日凌晨狂欢节目接近尾声时交换身上色彩艳丽的节日服装 。彩车没有固定的游行路线 , 它们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
乌拉圭
2004年1月30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的狂欢节开幕游行仪式上,一名参加者浓妆艳抹,边走边舞 。乌拉圭狂欢节将持续一个多月,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狂欢节 。[58]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2004年2月6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的狂欢节上 , 一名参加者随着黑人音乐“坎东贝”的节奏翩翩起舞 。
以色列
2007年的3月4日至5日是犹太人传统的普林节 。在普林节期间 , 以色列人身着夸张服饰、戴假面参加狂欢游行,因此普林节又被称为以色列的狂欢节 。
希腊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加拉希迪狂欢节
2005年3月13日,人们在距希腊首都雅典约300公里的小城加拉希迪狂欢 。当天是希腊东正教狂欢节正式结束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也就是所谓的洁净星期一 。每年的洁净星期一,加拉希迪都会举行别具一格的狂欢活动 。参加狂欢的人们集中在港湾北岸的街道上,无论相识与不相识,都用加了各种天然颜料的面粉互相攻击,这是一种相互表达祝福的方式,类似于泰国的泼水节 。
中国的狂欢节
中国广西宾阳炮龙狂欢节
咚咚咚,锣鼓声响;噼噼啪啪,鞭炮齐鸣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广西宾阳县的炮龙节,这一天的广西南宁宾阳成了世界上最热闹的地方,当地有千年历史的“炮龙节”使整个县城陷入狂欢之中,一百多万当地居民和周边地区游客在这里体验了一回“中国式”狂欢 。[59]宾阳炮龙节是在清朝期间,从广东的卢姓3兄弟传到宾阳芦圩镇,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
起源于北宋年间的宾阳炮龙节,被誉为“中国狂欢节”,每年正月十一举行,当日晚上主要街道上群龙劲舞,鞭炮齐鸣 。每条炮龙长达三四十米,被视为新年神物 。[60]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
开始的点睛仪式 , 一个阿婆拿着一只鸡,咬破鸡冠,把血蘸在笔上,涂在龙的眼睛和舌头上,随后开始舞龙 。令人称奇的是,舞龙者都是赤裸上身 。[61]在点睛仪式之后,人群中马上有人点燃鞭炮扔向龙身炸龙,噼里啪啦的鞭炮不停从各个方向扔往龙身,而袒胸露背的舞龙者则快速舞龙躲避 。在炮龙老庙 , 二十条巨龙左腾右挪,开始向周围街道进发 。每到一处,无数的炸龙人紧紧围追;每家每户也从房顶点燃鞭炮,从高空炸龙,舞龙者则不停奔跑躲闪 。据介绍,鞭炮炸龙 , 主要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炮龙在炮光中游舞时,很多胆大的游客纷纷挤到炮龙周围,伺机钻龙肚 。传说,钻龙肚能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情侣携手钻龙肚,则能喜结良缘,所以很多人乐此不疲地钻龙肚 。炮龙走过之后 , 许多居民依然兴致不减,一些男子脖上挂着一串串鞭炮,在街上如同玩杂技一般,点燃鞭炮,在头顶旋转几圈,然后抛向空中 。许多女子也“巾帼不让须眉” , 点燃鞭炮后如同跳舞一般,在原地旋转几圈,然后不慌不忙将正在鸣放的鞭炮扔向空中、地上 。舞龙结束后,人们把被鞭炮炸得只剩骨架的龙头当柴火烧,再在上面支起一口大锅,在锅里放上米和各种佐料 , 熬成“龙粥”,给大家喝 , 慰劳舞龙的勇士 。据说喝了龙粥能去百?。?幸福安康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宾阳的炮龙节,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了这“龙腾人跃”的场面吧!
【狂欢节是几月几日?节日起源习俗】2011年宾阳炮龙节就吸引了游客近5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