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宁|王晓宁:不断为健康输送“营养”( 二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逐渐年轻化。很多冠心病病人放了支架后不改变生活方式,会再次出现心绞痛。由此,王晓宁开始关注慢病管理和心脏康复。
那时候,国内真正开展心脏康复的医院并不多。2018年,带着对心脏康复的热情,王晓宁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修学习。在那里,她很好地掌握了专业的心脏康复知识。
回到市立医院后,王晓宁迅速组建心脏康复团队,率先在威海地区开展针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以慢病患者运动处方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工作。“心脏康复的开展比较严谨,治疗前要进行一系列心肺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对重症患者,早期要在心电监护下运动,处方合理,才能保证患者安全。同时还要配合饮食指导、心理干预及生活习惯的改善、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指导等多种手段。”王晓宁介绍。
在她的带动下,从2019年起,每天下午上班时间,总能看到这样一幅靓丽的风景——一群老年人在走廊里扭动身体,跳起心脏康复操。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四上午,在市立医院周围居住的慢病老人还会来到医院,听一场医护人员组织的患教课。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作为一名医者,要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多去安慰和陪伴。”王晓宁说。
2020年,王晓宁在工作中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请科室会诊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针对此点,她又开始关注肿瘤心脏病领域,开设了肿瘤心脏病门诊,由心内、放疗、化疗、心脏超声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会诊团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面对面的病情分析讨论,努力为他们制定更优的诊疗方案。此举也使患者不用在多个科室间往返奔波,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矢志不渝 勇担使命再出发
从综合内二科到心内科,再到如今的临床营养科,从医20余年来,王晓宁先后在三个科室工作,每次工作调整,她都能迅速调整状态,以最饱满的热情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她时刻要求自己用心做事、坦诚待人,在她眼里,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不论在哪儿,谦虚、谨慎、仔细、认真、执着都是领导和同事们用得较多的评价她的词汇。
“我开始在综合内二科工作,在李鲁明、李芹等多位心血管专家的引领下,慢慢成长起来。”王晓宁介绍。2018年,根据医院安排,她开始主持科室工作。当时科里有医护人员接近30名,下设2个门诊、2层病区、1个胃镜室,虽然工作压力比较大,她真诚相待,工作上多跑腿、多沟通,逐渐得到了科室医护人员的认可,局面很快打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家配合默契,团队凝聚力、执行力都非常强。
医者父母心。在王晓宁看来,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要用心为每位病人解除病痛之苦。在临床诊疗中,她时刻提醒自己务必仔细、认真,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要随时关注病情变化。她也是这样要求团队成员的,日常她以身作则,不只是在查房时听患者说,更多的时候,是跑到病床边观察、倾听。特别是夜班时间,她总会巡视病房若干次,往往是患者在安稳地休息,她却悄悄地溜进去查看病情及心电监护,这已经成为她多年的职业习惯。
今年7月,由于工作需要,王晓宁来到临床营养科任职,对她来说,这是全新的开始。为了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她参加了多个线上线下学习班。“人们普遍对营养认识不足,认为营养就是吃饭,并不知道营养治疗贯穿于整个疾病治疗全过程。缺营养,蛋白质不足,免疫力差,术后恢复肯定不好,也会带来若干并发症。下一步我们要做更多的科普知识宣传,让百姓了解什么是正常的膳食结构,而不是听信谣言,延误治疗,同时,也慢慢参与到临床疾病的营养管理中。”王晓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