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鲁迅读后感


风筝鲁迅读后感

文章插图
1、鲁迅先生的《风筝》 , 描写的是:“我”不允许弟弟玩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待“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后,对自己的粗暴深深的懊悔 , 同时,也折射了旧中国教育 存在的问题,希望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儿童精神不被虐杀 。
2、在那个很多年前的北京的冬日,鲁迅独独不喜欢孩子们喜爱的风筝 , 他认为那漫天飞舞的美丽风筝是孩子的庸俗和无知,以至于讨厌起来,对此更是不屑一顾 , 看到之后的感觉是鄙夷 , 对此所不齿的 。当还是童龄的弟弟看着那些可以带着灵性飞上天空的鲁迅的讨厌物时,鲁迅给弟弟的是长辈的控制和教训 。
3、但是正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样的,弟弟在那个破落的隐秘地方用心做着“叛逆”的风筝,那只漂亮的、经过弟弟呕心沥血的作品在即将完成的时候,碰到了鲁迅,鲁迅带着那种不容侵犯的长辈尊严将那只可以飞翔的翅膀折断了,而且是怒不可遏 。在文中鲁迅描述到弟弟见到他的表情:“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他很惊惶的站了起来,失了色的瑟缩着 。”
4、读到这里,我的眼前出现了那个可怜、惶恐的孩子的脸,那是一张多么期待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童年快乐的脸 , 而那个美丽的梦在一 阵惶恐不安中被折折,那是一种怎样的心痛阿?那种心痛是一个已不生活在童年的成年人所能体会的到的吗?那是在夺取了一个孩子渴望已久的美丽的梦的残忍,那是在占领一个孩子的美丽的心灵啊!弟弟惊呆了,因了这些 , 所以才有了这一番的令人默然震动肝肠的痛苦 。
5、终于,鲁迅懂了 , 他在多年以后懂了那个本该属于弟弟的梦,那个我们用成年人的眼光看似可恶的美丽!他感觉到了那种愧疚是对自己的惩罚,他要惩罚自己了 。向弟弟谈起那件事情,而弟弟却以“不曾记得”的态度来抚慰着哥哥的愧疚之心 。这就是弟弟的善良 , 这就是弟弟对于哥哥的理解 。
6、我读到了这篇文章中弥漫的淡淡的哀伤和惆怅 。这种惆怅从看到天上飘的风筝时已被勾起来 。然后记忆回溯 。许多人回忆起童年,多是阳光灿烂的 。因为那时简单 , 还不懂得人情世故 。然而作者为何会想到自己无心所做的一件错事?这件事在别人看来,或许能够轻描淡写地归为淘气 。而他却以为自己是进行“精神的虐杀”了,心里时常有着很沉重的愧疚 。
7、愧疚于他自私地折了蝴蝶风筝的翅膀,同时也无意地抹杀了弟弟作为儿童的天性 。人在无知的时代总是会犯下很多错误,有一些日后意识到它曾经带来的伤害,也已晚了 。无法弥补 。也许那人早将这事遗忘,既然忘却了 , 又何来原谅呢?
8、童年时所做的事情 , 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有的人一生不断摒弃弱点,逐渐发展起健全的人格;而有人却为童年的遭遇深刻地影响着,这种影响或成为性格上的缺失,或成为心灵上沉重的包袱 。
9、身为一位中年人的鲁迅 , 为着二十年前的旧事而内疚 。他一定善良,并且足够敏感 。这是一种良心上的自我指责与修正 。这种不断的自省使他走上正确的道路,也使得他的人格愈发高尚 。
10、思绪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的学生 。孩子们有的时候以为可以和老师、父母分享的快乐,而在我们大人的眼里是多么的不成熟,以至于让他们用天真所换取的是斥责和不屑 。所以,课堂上、课堂外,学生们看老师的眼神变了,他们认为老师和自己再也不是同路人,老师是不能和同学们一起跳绳、投沙包和疯跑的人,老师就应该有个老师的样子 。
【风筝鲁迅读后感】11、理解孩子 , 保护那片美丽的童心之园,或许你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里多了一份自然的真切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