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余震的解释是什么

【地震中余震的解释是什么】1、余震,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地震 。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 。通常的情况是一个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都比主震小 。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 。
2、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 , 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断层附近的地壳重整 。美国地质调查的Karen Felzer和加州大学的Emily Brodsky分析了近二十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地震中余震的数据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的工作可能影响关于余震发生的预测 。
3、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 。主震发生过后 , 时隔不久最多一两天,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 , 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 。到目前为止 , 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