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囤还是不囤?

这不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 谁要是回答“不” , 那么你反问他如果发烧了 , 你能保证我有退烧药吗?或者你能保证我和我的家人感染了不发烧吗?或者你能保证我和我的家人不感染吗?
这三个问题估计是没有人能够肯定回答你的 , 大V不能、朋友不能、物业不能、社区不能、120不能、医院也不能 , 全国14亿人口 , 得感染多少?按照专家的说法 , 未来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将感染 , 那起码得是10亿人以上 。
药,囤还是不囤?
文章图片
平时又有几个人需要吃退烧止咳的药呢?笔者是多少年都不吃的 , 但是最近备了不少 , 上个月重庆疫情严重 , 我备了一点连花清瘟 , 够一家人用 , 现在已经卖断货了 , 如果我当时没有提前备 , 在我和家人感染发烧的时候 , 我能买到吗?谁又能保障给我呢?
连花清瘟缺货后 , 大家都在买布洛芬 , 以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 原来是退烧良药 , 但是很快也不太容易买到货了 , 如果你连这个也没有 , 在你和家人感染发烧的时候你怎么办?到时候能及时买到吗?如果买不到 , 你就得忍着 , 忍忍过去了还算好的 , 万一烧到40度 , 身体机能会不出问题吗?
布洛芬缺货后又开始盯上了对乙酰氨基酚 , 这也是一种退烧药 , 今天我也备了一点 , 现在在网上也开始看到缺货的信息了 , 说明买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
药,囤还是不囤?
文章图片
尽管大V们和专家们都说是无症状的 , 即便有症状也就是感冒 , 这个话你信吗?有说服力吗?在没有大量感染的时候 , 网民是没有眼见为实的事实参照的 , 会有很多人基于对专家和大V们的权威而选择相信 , 但是当感染的人非常普遍的时候 , 身边看得见的感染者就多了 , 他们什么状态一目了然 。
没错 , 是有部分无症状的!是有部分是反应不强烈的!但是还有部分是反应非常强烈的 , 高烧超过39度 , 浑水疼痛 , 虚弱大汗 , 这些症状原本感冒来得强烈 , 身体好的还能挺过去 , 如果家里有八九十的老人呢?如果还有较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呢?这种症状能够挺过去吗?
药,囤还是不囤?
文章图片
况且 , 尽管过去官方一直宣布没有什么死亡病例 , 广州感染16万零死亡仅4例重症 , 但是近日从网上看到的死亡案例已经多了起来 , 这就是事实 , 比例多大不知道 , 因为统计数据已经不再精准了 , 也失去了意义 。
就拿无症状和有症状的确诊病例来说吧 , 北京在11月30日新增确诊病例1023例 , 无症状感染者4020例 , 也就是说有20%的人是有症状的 , 但是到了12月8日 ,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88例 , 确诊病例1185例 , 这个时候有45%的病例是有症状的 。
药,囤还是不囤?
文章图片
再以重庆为例 , 新增最多的时候是11月27日 , 当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9447例 , 新增确诊病例238例 , 有症状的感染者占比不足2.5% , 比例非常低 , 看起来97.5%都是无症状的 , 是重庆和北京的基因不同吗?无症状的比例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再来看广州 , 新增最多的时候是11月17日 , 新增无症状病例8989例 , 确诊病例1241例 , 也就是说有症状的超过12% , 但是到了12月8日 ,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05例 , 新增确诊病例968例 , 有症状的占到了50% 。
药,囤还是不囤?
文章图片
官方数据已经“失实” , 相互打架 , 那么老百姓就只能根据身边的案例来判断了 , 一旦判断有症状的比例不低 , 那么大家必然是要提前做准备的 , 谁能保证自己是幸运的那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