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戴什么?戴香包 端午节最有特色的饰物就是香包(sachet) 。小孩佩戴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香包也可以预防疾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 ,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 , 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 , 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 , 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 , 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 , 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藏有朱砂 。雄黄 。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
【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戴什么?戴五彩线 五彩线大体有五种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 , 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 , 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