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统故事作文 清明节的传统故事

清明节的故事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也许是大意了,他唯独忘了介子推 。后来有人提起此事,晋文公猛然想起,内心十分不安,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 。可是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 。可来到介子推家,却见家门紧锁,一问邻居才知道,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 。于是,晋文公便让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来找去也不见踪影 。

清明节的传统故事作文 清明节的传统故事

文章插图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习俗二:蹴鞠
蹴鞠这种活动相传最早是由黄帝为训练士兵而发展出来的,后来随着文化的代代相传,这种活动也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成为古代儿童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 。
习俗三:踏青
清明,本身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日期主要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而这段时间恰好正是草长莺飞、万物生机勃勃的时节,因此在清明这一天,人们正好趁着大好春光,到郊外去欣赏户外美景,同时也正好借此放松自己祭祖时的沉闷心情,可谓一举两得 。
有关清明的来历,故事(尽量简介)寒食清明”节日的由来
说起“寒食节”,也许有些缺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人觉得陌生;但是,提到“清明节”连外国人都知道,这是中国人祭祖的日子 。其实,在中国古代这两个节日是合而为一的;然而传至今日,人们除了记得清明节这天要拜扫祭祖及登山踏青外,对寒食文化的其它内容,甚至对寒食节这个名称本身都知之甚少 。寒食清明的节日形成,源于晋文公为纪念“功不言禄”的贤臣介子推而设的节日,是我国颇具影响的古老传统节日之一 。
寒食节以其奇特的冷食习俗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乍暖返寒的春季,在这正是需要热食时节,人们要过寒食节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选择了禁火寒食的生活方式 。寒食是一种旧俗,时间在冬季后105日,因此寒食节又名“百五节” 。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忠臣介子推,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东汉时期寒食习俗似科在介休及距绵山不远的太原郡很盛行,寒食文化及介子推的故事在民间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
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出国流亡19年,曾割股以啖君 。重耳返晋被立为君(即晋文化公)之后封赏功臣,介子推功不言禄回到夏县老家 。公元前635年初春,介子推遂偕母来到介休(定阳县)小宋曲村姥姥家躲避 。晋文公得知后让邻居解张带路到介休寻找,介子推拒受封赏,又背着老母亲隐住绵山岩洞中草衣寒食 。晋文公迫使介子推出山以辅其政,带领众大臣来到佛爷峰下马泉,派人登山百般呼唤,不见介子推出林相见;这时,有的大臣向晋文公献计说:“介子推是位大孝子,如果三面点火留下下方,一定会背着老母出来 。”结果奸臣孤偃、赵衰四面举火,正值春季风很大火越烧越旺,火着了三天三夜,堵住了介子推携母出山 。晋文公又派大臣再次登山寻找,有人从大烧林岩洞中找到半张破草席 。晋文公接过草席子细看,只见上面写到:“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 。”看后,晋文公悲痛万分追悔莫及,面对焚烧林余烟,不禁顿足哀嚎 。随从大臣争相效法,哀嚎声响彻绵山林野(介公岭有哀号坡地名);为纪念这位忠孝双全的贤臣,下令将绵山封为介推田,号为介山,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并把焚山这日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严禁在三天期间内生火煮饭,只吃冷食 。这是历史上最先提出的寒食起源说,它已成为介休绵山独特的文化遗产 。
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领群臣登绵山祭奠,看到大烧林山谷内被焚焦的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他融景生性,想起介子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您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以及在焚烧林岩洞中找到破草席上介子推写的遗嘱;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表达对介子推的思念之情,把此祭日(初过寒食即冬季后106日)定为“清明节” 。之后,晋文公曾率领文武随再次从下马泉登绵山悼念介子推 。
何谓清明?可解释为天清地明之意 。“清明”一词作为节气之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出现 。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运用晷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 有了清明节气 。这个新增加的农历节气,时值阳春三月初(公历为4月5日前后) 。这时严冬已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到处是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芽、生机勃勃,呈现出一片清明景象,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节气叫做清明节 。那么清明节怎样又成为清明节气,从以上论述看先有清明的节日再有清明的节气;因为这个农历节气恰好在冬至后一百五日(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所以秦汉时代确定二十四节气中,将这一节气称为“清明” 。因此清明节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二是指节日,节日包含着风俗和庆祝纪念及相应的仪式习俗 。
清明节,是春游“踏青”登山的最佳时节,俗称踏青节;民间习惯于之天扫墓,所以又称思亲节、祭祀节,俗称鬼节、冥节,其最突出的习俗就是扫墓祭祖 。除了扫墓,清明节最为流行要数植树插柳了,所以清明节又称插柳节之称 。一些地方的百姓也有利用九九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因重阳节登山踏青比清明为多,故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由于两节相连,从祭祀风俗上就难以严格的区分开来,故后来许多地方都把寒食清明融合为一个节日 。大约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节合而为一,清明变成寒食节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清明是寒食节重要的一天而已 。上坟扫墓祭祖并不限于寒食清明的第一天,先后十日之内是可以扫墓的 。由于寒食节要求禁火,所以又称禁烟节、冷食节;因此人们将扫墓选择在清明节,以便焚烧纸钱,这使清明在寒食节中的地位更显得重要 。到后世,禁火寒食的习俗因纪念对象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及思想情感关切甚浅而日渐淡漠,清明扫墓祭祖则因符合民情风俗而至今还于流行 。元代以后寒食风俗渐趋淡化,于是人们将寒食清明统称为清明节,所以清明节是寒食节自然发展的结果 。清明节在发展过程中又融汇了上已节(农历三月三)的内容,明代以后成了一个以上坟扫墓祭祖及登山踏青打秋千游乐为特铯的民间传统节日 。现在,人们在清明节期间上坟扫墓修陵,纪念帝王将相、英雄烈士及历史名人和自己的祖先,不仅包含了对介子推这位“清白”大臣、“明白”之士的怀念;而且提醒我们,做人要做既清白又明白的人 。今日说起绵山,略知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是介子推归隐地,是寒食清明节的原发地,是忠孝文化发源地 。
夏县裴介镇是介子推的故乡,镇东有座介子推墓,墓旁有碑两幢,一幢是清代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所立,墓碑书“介氏祖晋洁惠侯子推墓”,下款书“秦二世自介休迁葬于此,合族同立”字样;另一幢是1962年10月17日夏县人民委员会立的“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全文是“晋洁惠侯子推故墓 。介子推,周代晋国大臣,夏县裴介人,因对晋文公行功未受禄,乃隐居绵山介休县,后被晋文公觅求不得,焚山而丧命,秦二世自迁葬于此 。”这两块碑已将介子推是哪里人,死在什么地方,由绵山将遗骨迁葬到何处交待得清清楚楚,立碑为证是无可质凝的 。所以介子推生于夏县、隐居介休、死于绵山、迁葬故里,这是不争的史实——寒食清明节源于介休绵山 。绵山的文化底蕴,就是介子文化(寒食及忠孝文化) 。因此,绵山是公认的介子推遂偕母归隐地、是英灵所在地,是寒食文化发源地,是神奇的灵山圣地 。
清明节的传统故事作文 清明节的传统故事

文章插图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据考,清明节的起源其实与介子推无关,清明作为一个春祭大节,远在周代之前已经确定 。中国地域辽阔,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各地很多节俗活动在当时文献上鲜有记载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会被附会一个传说作为“起源”,但实际考察,这些说法远远晚于节日诞生,是后世构建出来的 。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於取得天下 。
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 。
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麼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 。
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麼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 。
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43134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百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度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知受赏封官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道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回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答随风飘舞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43565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 。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 。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 。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阳历4月4-6日 。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 。[1] 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
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
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 。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绵山景区景点之一:母子石像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 。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264633432山而亡,绵山所在地原叫“定阳”,被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 。现绵山已由当地人民开发为著名旅游景区,其中一重要景点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为当地人民效忠两全的人物的代表 。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 。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铯、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 。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
【清明节的传统故事作文 清明节的传统故事】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e68a84e799bee5baa631333264633432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