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药也有基础搭配公式,4种搭配,帮你化湿燥痰,清湿热,除寒湿

中药|中药也有基础搭配公式,4种搭配,帮你化湿燥痰,清湿热,除寒湿

文章图片

中药|中药也有基础搭配公式,4种搭配,帮你化湿燥痰,清湿热,除寒湿

文章图片

中药|中药也有基础搭配公式,4种搭配,帮你化湿燥痰,清湿热,除寒湿

文章图片

中药|中药也有基础搭配公式,4种搭配,帮你化湿燥痰,清湿热,除寒湿

你知道吗?中药搭配也有基础公式 。
大家好 , 我是刘医生 , 我们中医上有很多燥湿化湿 , 清湿热 , 除寒湿的方子或者中成药 , 其实在辨证的情况下 , 每种证型都是有基础的搭配公式的 , 今天刘医生就把这些基础公式分享给大家 , 供大家交流学习 , 快来点赞收藏吧!

第一个 , 关节寒湿疼痛 , 独活+杜仲+桑寄生 。
如果你有常年的风湿 , 类风湿 , 遇到气温下降 , 刮风下雨的时候 , 身上的关节就会变得非常疼痛 , 活动起来也不灵活 , 有的人是颈椎的问题 , 有的人是肩周 , 有的人是腰疼腿疼 , 如果你伸出舌头发现自己的舌苔很厚 , 发白 , 有齿痕 , 可能就是寒湿夹杂导致的筋骨关节疼痛了 , 我们需要像杜仲 , 独活这样可以驱寒散湿 , 补益筋络的药物 。

第二个 , 下焦湿热 , 黄柏+苍术+苦参 。
下焦是指我们的膀胱 , 大肠 , 肾等脏器 , 以及下肢的部位 。 如果你出现了大腿根潮湿 , 多汗的情况 , 小便又黄又少 , 排尿的时候还有一种尿道的烧灼感 , 或者痔疮出血 , 又痒又疼 , 大便也很黏腻 , 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 , 有的人还会出现湿疹 , 皮疹的情况 , 流黄水 , 总想挠 , 舌头红 , 舌苔黄厚 , 这个时候可能就是下焦湿热了 , 这三味药都主入我们的下焦 , 可以燥湿清热 。

第三个 , 脾胃寒湿 , 白术+干姜+茯苓 。
脾胃寒湿的人会有什么表现呢?首先舌头是有齿痕的 , 而且舌苔很厚很白 , 总是觉得嗓子里有痰 , 吃不下去东西 , 老犯恶心 , 一不小心吃了生冷 , 还会拉肚子 , 肚子疼 , 经常手脚冰凉 , 暖不热 , 有口气 , 脸上和头发上出油也比较多 。

【中药|中药也有基础搭配公式,4种搭配,帮你化湿燥痰,清湿热,除寒湿】这个时候一般就是脾胃虚寒了 , 白术和茯苓都可以健脾燥湿 , 干姜又能温中散寒 , 这个基础搭配可以起到散寒化湿的作用 。

第四个 , 肝胆湿热 , 龙胆+栀子+柴胡 。
肝主情志 , 如果我们的肝胆又湿又热 , 我们的脾气就会很暴躁 , 像炸药包一样 , 一点就炸 , 经常觉得嘴里发苦 , 发干 , 有时候还会胁肋疼 , 偏头疼 , 耳聋耳鸣 , 生气之后会更明显 , 舌头很红 , 舌苔又黄又厚 , 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肝胆湿热了 , 我们需要疏通肝气的柴胡 , 主入肝经 , 清泻湿热的龙胆等药材 。

以上就是刘医生分享的一些关于燥湿化湿的一些中药基础搭配 , 需要注意的是 , 每种用药 , 都需要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 , 如果本来是湿热体质 , 误用了温燥散湿的药物 , 会助长我们身上的热气 , 反过来 , 如果脾胃比较虚寒 , 再使用寒凉泻湿的药物 , 也会更加损伤我们的脾胃 , 这些都是会伤害我们身体的 。

如果大家有不清楚的地方 , 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我有时间就会回复大家 。
我是刘医生 , 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