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淌水怎么回事 耳朵淌水是咋回事

耳朵里面流水是为什么?1、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
脂性耳漏
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的关系,多呈黄褐铯或淡黄铯黏胶性油状,一般无臭味,俗称油耳 。
脓性耳漏
是化脓性炎症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疖等 。此外,少见的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颈淋巴结炎等,破溃入外耳道时也可出现脓性耳漏 。若脓液不多而具恶臭者,应考虑胆脂瘤的可能 。
血性耳漏
该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外伤所引起的,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耳外伤以及中耳炎所以引起的,同时血管瘤以及中耳癌也是会出现这种症状 。?
2、耳朵流水怎么治
炎症以抗炎为主,如3%双氧水洗耳,2.5%氯素滴耳液或0.3%氧氟沙星滴耳液作耳溶治疗,急性者尚需全身应用抗菌素
外伤引起的,外耳裂伤应予缝合,伴有颞骨骨折颅脑操损伤作者宜请神经外科协同处理,脑脊液漏者不作耳道填塞
肉牙型,胆脂瘤型中耳炎,中耳癌以手术治疗为主
湿疹感染除用抗菌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如口服抗组织胺药物
呈团块盯阻塞耳道者,可剔除或先用3%小苏打溶液滴耳软化,3天后作耳道冲洗排出 。
3、耳朵流水的性状
按流出液体的性状可有:油脂状的:油脂性盯,俗称油耳朵 。水样的:耳道湿疹溢液呈现黄铯,大疱性鼓膜炎破裂呈血性水,单纯性中耳炎多为腥味的粘脓,胆脂瘤性中耳炎为臭脓 。脓血性的:有中耳癌肿的臭脓血,肉牙性中耳炎的血脓,外伤引鲜血流出 。?
耳朵流水用什么药
一般情况下,耳朵流水,也就是耳朵里有分泌物的话,首先需要用双氧水把外耳道冲洗几次,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把双氧水冲干净 。接下来,用棉签把生理盐水擦干净,然后滴两滴氧氟沙星滴耳液到耳朵里面 。另外就是,通过配合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等进行外用内服联合用药治疗,一般需要连续冲洗三天左右情况便有好转 。
不过,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说,耳朵流水或流脓的根本原因其实出在人的体内,而不是这个表象,想要根治,需要中药调理 。而由于“肾开窍于耳”,也就是人体器官耳朵的问题,主要在于肾脏的病变 。所以,按照中医的治疗理论,可以通过调理肾功能来改善耳朵流水的情况 。
不过,不管是通过西医的外用洗液与内服抗生素联合治疗,还是中医上的调肾治疗法,都应该注意做好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工作 。如忌吃辛辣海鲜鸡蛋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下火的食物,避免耳内沾水等 。?
耳朵流水的危害
普通型中耳炎的危害:耳朵内容易流出粘性的脓液,但没有太多异味,虽然对听力的伤害较轻,但容易复发 。
溃疡型中耳炎:其实这类中耳炎被称为骨疡型中耳炎,往往会引起组织的坏死,疾病的深度甚至会伤害骨头,如出现听小骨受损、鼓膜穿孔以及鼓膜边缘组织发生感染,听力会严重受损 。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危害:这种类型的中耳炎除了会引起鼓膜穿孔、耳朵骨质受损之外,还可能发生耳朵周围器官和组织的病变,并发症多,容易在耳内形成胆脂瘤 。
除了这三种典型中耳炎的危害之外,中耳炎还给生活和身体造成很多的不适 。
耳内分泌物增多,中耳炎常常伴随着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耳内流脓,长期不清洗,会有异味,给社交和生活造成影响 。
耳鸣,中耳炎会使耳内受损、耳穿孔,常常便有耳鸣现象 。
耳朵里总流水状的液体是怎么回事?耳朵里总流水状的液体是耳炎,耳道感染 。如果是油状的液体,就是俗话说的油耳朵 。
用消毒棉签蘸双氧水清洁后,滴入几滴氯霉素眼药水 。口服消炎下火药 。平时不要吃辣椒海鲜类 。多吃蔬菜水果 。患了中耳炎同其它一般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适当休息调节饮食等鼓膜穿孔前可用1%~2%酚甘油滴耳鼓膜穿孔后局部应用无耳毒性的抗生素滴耳液滴耳目前较常用的有环丙沙星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0.3%洛美沙星滴耳液和氯霉素滴耳液等 。
外伤引起的,外耳裂伤应予缝合,伴有颞骨骨折颅脑操损伤作者宜请神经外科协同处理,脑脊液漏者不作耳道填塞 。呈团块盯阻塞耳道者,可剔除或先用3%小苏打溶液滴耳软化,3天后作耳道冲洗排出 。
耳朵里流水是怎么回事?耳朵里流水是因为耳部患上了某种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治 。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耳道都是很干净的,除了会有少许的干性耵聍等,不会有液体流出,如果发现耳朵里流水或者有积液,这就需要注意了 。
一、耳朵流水的几个常见原因
1、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旺盛会导致耳朵出现流水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油性皮肤的人身上最为常见,因此人们也称这种耳部疾病为“油性耵聍” 。油性耵聍的情况虽然非常常见,但是这种病症很难得到彻底的治疗,只能在平时多加注意,尽量避免耳朵遭到粉尘等物质的刺激,也要尽量避免耳朵进水等情况,平时饮食也要少吃辛辣等食物,这些都会刺激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 。
2、急性或者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耳部疾病发生时,也会出现耳朵流水的情况,发现这种情况需要尽快使用抗感染药物,避免情况加重 。如果脓液流出的不多却散发出难闻的臭味,就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就医了 。
3、耳朵出现流水,还有可能是水性的耳漏,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脑部遭到外伤所致,如果流出的液体成清水状却带有血液,就必须格外的注意了,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脑脊液耳漏,马上到医院检查治疗为宜 。
耳朵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它人们才可以听到外界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如果耳朵生病了,应该得到很大的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正规的治疗 。生活中,大家也可以通过加强身体的锻炼,来提高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平时多注意合理的的饮食和休息,多做一些对身体有益能够使身体器官更加健康的事情,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任 。
耳朵边流水是怎么回事?您好,耳朵流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最常见的是中耳炎,主要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急性发作 。但它们所流的水主要是脓水或者脓性分泌物,临床上往往还有其他的耳痛、发热等症状,主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使用头孢抗生素等 。
2、一些耳朵的流水,主要见于外耳道的炎症,比如外耳道的湿疹,以儿童多见,还有成人的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有淡黄铯的分泌物,患者会感觉到外耳道有水 。
3、其他的因素,比如脑积液的耳漏,如果鼓膜穿孔,它可以通过外耳道漏出 。如果鼓膜是完整的,它可能通过咽鼓管流入鼻咽部 。
耳朵耳廓出水怎么回事耳朵耳廓出水是很多成年人会出现的身体状况,也常常困扰了他们的生活工作,现在我来给大解释以来耳朵耳廓出水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
耳朵耳廓出水的原因:
【耳朵淌水怎么回事 耳朵淌水是咋回事】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内除了一些上皮脱落和少许干性耵聍外,多数人外耳道总是干净的 。如果发现外耳道内不断有异常液体积聚或流出,医学上称为“耳漏”,也就我们常说的耳朵流水,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 。造成耳漏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脂性耳廓出水: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的关系,多呈黄褐铯或淡黄铯黏胶性油状,一般无臭味,俗称油耳 。
2、脓性耳廓出水:是化脓性炎症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疖等 。此外,少见的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颈淋巴结炎等,破溃入外耳道时也可出现脓性耳漏 。若脓液不多而具恶臭者,应考虑胆脂瘤的可能 。
3、血性耳廓出水:大多与外伤有关,还可考虑大疱性鼓膜炎、耳外伤、部分中耳炎,但要警惕血管瘤或中耳癌 。特别是中耳癌,脓中带血,其脓有恶臭,或有严重耳痛、头痛,则为不祥之兆 。应取外耳道或中耳内可疑的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措施 。
4、水性耳廓出水:多发生在颅脑外伤颅底骨折,鼓膜破裂,有清水样液体从外耳道缓慢流出来,多混有血液 。这是脑脊液耳漏的特征,因为会引起脑膜炎,需特别注意 。
5、血清样耳廓出水:淡黄铯、透明、稀薄的液体,多为中耳粘膜浆液腺分泌物或从血管中漏出的血清,可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的抽吸液及鼓膜置管后的溢液,或中耳炎好转期;若此种性质的液体量较多,且持续不断地溢出,多为变应性中耳炎 。
耳朵耳廓出水的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耳朵流水,也就是耳朵里有分泌物的话,首先需要用双氧水把外耳道冲洗几次,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把双氧水冲干净 。接下来,用棉签把生理盐水擦干净,然后滴两滴氧氟沙星滴耳液到耳朵里面 。另外就是,通过配合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等进行外用内服联合用药治疗,一般需要连续冲洗三天左右情况便有好转 。
不过,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说,耳朵流水或流脓的根本原因其实出在人的体内,而不是这个表象,想要根治,需要中药调理 。而由于“肾开窍于耳”,也就是人体器官耳朵的问题,主要在于肾脏的病变 。所以,按照中医的治疗理论,可以通过调理肾功能来改善耳朵流水的情况 。
不过,不管是通过西医的外用洗液与内服抗生素联合治疗,还是中医上的调肾治疗法,都应该注意做好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工作 。如忌吃辛辣海鲜鸡蛋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下火的食物,避免耳内沾水等 。
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耳朵流水在医学上就是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 。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 。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 。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 。
耳朵流水的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分 。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质,减少感冒 。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
耳朵流水的自疗方法
(一)内治法
1.成药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
2.单验方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 。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 。
3.食疗方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 。〔注〕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
(二)外治法
1.取蛋黄一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焦 。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
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
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
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
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次 。
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
耳朵流水的自疗误区
1.急性期后持续有分泌物流出或存在其它症状,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不宜延误,应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
2.不可在公共汽车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