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风俗


小寒节气风俗

文章插图

1.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一个重要的民俗是吃“腊八粥” 。据古籍记载 , 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糯米、小米、去皮枣泥等熬制而成 。 , 并用染色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进行染色 。这些食物都是温性之品,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
【小寒节气风俗】2、吃黄豆芽 。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有吃黄豆芽的习俗 。黄豆芽是天津的特产 , 由大白菜芽制成 。冬至过后,剪掉白菜的茎叶 , 只留下白菜的心,离地两寸左右,盖着粪肥 , 不透气 。半个月后又脆又嫩,弥补了冬天蔬菜的不足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菜和肉类一年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担心冬天蔬菜稀缺 。
3、抽号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 。据说早些年,黄河流域的每个农民都用“九九御寒图”来御寒养生 。九九寒浮雕图为双钩红书法“亭前垂柳惜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九笔,共9981笔 。从冬至开始 , 每天按笔顺填一笔,每年九月填一个字 , 直到九月后春回大地,一张九九寒图才算圆满成功 。
4.吃糯米 。广东民间谚语“小寒和大寒都是无风之寒”,小寒和大寒早上吃糯米驱寒是传统习俗 。民间传统认为 , 糯米的含糖量比大米高 , 吃后感觉浑身温热,有利于驱寒 。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最合适 。
以上解释了小寒节气的习俗 。这篇文章已经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