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药王桥传承纯手工黑膏药

工匠精神|药王桥传承纯手工黑膏药】膏药历史起源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 , 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 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 , 这时的膏药 , 是猪脂膏之类的软膏 , 叫做:豕膏(shigao),魏晋时期炼丹术盛行 , 黑膏药已经出现 , 到了近代 , 由于汤药的发展 , 黑膏药的使用大大减少 , 现代工艺的橡胶膏、热熔胶膏出现后 , 黑膏药已几乎从医院中绝迹 , 只流传在民间 , 据现代药理研究 , 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和热熔胶 。
工匠精神|药王桥传承纯手工黑膏药
文章图片
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 , 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 , 无殊汤药 , 用之得法 , 其响立应 。 ”老膏药的制作方法 , 可以用以下歌诀总结:一丹二油 , 膏药呈稠 , 三上三下 , 熬枯去渣 , 滴水成珠 , 离火下丹 , 丹熟造化 , 冷水地下 , 其形黑似漆 , 热则软 , 凉则硬 , 贴之即粘 , 拔之即起 。
膏药的分类
综合古今膏剂大致可分为四类:煎膏、软膏、硬膏、敷药 。
1、煎膏:唐时称“煎” 。 一般是药物经过煎煮、去渣、浓缩 , 再加蜜或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供内服的制品 , 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 。 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 , 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 , 药性滋润 , 故又称“膏”或“膏滋” 。
工匠精神|药王桥传承纯手工黑膏药
文章图片
2、软膏:古时称“贴” 。 是用植物油、蜡腊、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基质 , 加入药物加热后 , 提取有效成分;或不经加热 , 研粉掺入所制成的供皮肤或粘膜应用的半固体剂型 。 习称“药膏” , 又称“油膏” 。 具有保护、湿润、润滑或局部治疗作用 。
工匠精神|药王桥传承纯手工黑膏药
文章图片
3、硬膏:通称为“膏药” , 系将药物溶解或混匀于适当基质中 , 摊涂于裱褙材料上 , 供贴敷使用的一类近似固体的外用剂型 , 具有局部治疗作用或全身治疗作用 。
工匠精神|药王桥传承纯手工黑膏药
文章图片
4、敷药:是将药物粉末 , 用各种液体调制后 , 使成糊状及软膏状 , 敷贴于人体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制剂 。 又称“薄药”、“敷贴”、“糊剂” 。 根据赋形剂的不同 , 可分为水性敷药和油性敷药两类 。
工匠精神|药王桥传承纯手工黑膏药
文章图片
膏药炼制要点
1、植物油的选择
植物油的选择应以麻油最好 。
按照所选方剂备药称重(以生药片为好) , 用麻油浸泡(植物油的选择应以麻油最好 , 其次为花生油、菜籽油、菜油色拉油 , 棉籽油最差 。 );比例为油二药一 , 浸泡时间一般为一周(以饮片浸透为准) 。
先将油料加热 , 倒入药料 , 文火再炸 , 并不断搅动 , 使药物受热均匀 , 直炸至变黄、焦黄、枯黑等 , 根据制作的膏药不同炸至不同程度 。 去渣滤净 , 剩下的就是膏油 。
工匠精神|药王桥传承纯手工黑膏药
文章图片
2、火候
炸料时宜用文火 , 炼油时改用中火 , 下丹时用文火 , 喷水法去“火毒”及炸水法去“火毒”时宜用文火 。
工匠精神|药王桥传承纯手工黑膏药
文章图片
3、去“火毒”
此操作 , 主要是下降过敏率 。 目前具代表性的去“火毒”办法有水浸法、喷水法、喷水浸渍法及炸水法 , 以上诸办法中 , 以喷水法去“火毒”最省时省力 , 运用该法在喷水时 , 拌和方向与下丹时相同 , 这是由于油脂的氧化 , 聚合及脂肪酸铅盐的反响过程受拌和方向相同的影响 。 下丹重点要注意比例还要手法 。 一般按每500克油195克丹 , 也就是16:7 。 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