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降压药又称抗高血压药 。 是一类能控制血压、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 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 。
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文章图片
01【临床中 ,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以下5类】
1、利尿剂:代表药物为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等;
2、β受体阻滞剂:包括倍他乐克、富马酸比索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等;
3、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为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培哚普利、福辛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为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等 。
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文章图片
02【降压药被证实致癌?】
关于降压药致癌 , 想必很多人都有听说过 。 其中10年《柳叶刀肿瘤学》的一项研究备受关注 。
此项研究分析了5项临床实验中的61,590名患者 , 发现ARB组与对照组相比 , 更容易增加新发癌症的风险 。
此后不久 , 美国FDA对此发出公告指出不认可ARB增加癌症风险的说法 ,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 , 长期应用ABR的收益是远超过潜在风险的 。
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文章图片
2018年《英国医学杂志》中也有文章指出:在与沙坦类降压药进行对比后 , 发现使用普利类降压药超过5年 , 肺癌发生率高14% 。
首都医院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刘治军指出 , 这项研究在发表之初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和认可 , 然后 , 由于媒体大肆炒作“普利类”致癌风险 , 吓唬正在服用此类降压药的患者 , 一段时间里也引起了大众恐慌 。
一方面 , 这个研究的数据指出 , 病人吃药1年 , 吃普利类药物会出现1.6个肺癌患者 , 服用沙坦类的会出现1.2个肺癌患者 , 这个发生率是很低的 。
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文章图片
另外 , ACEI类药物会有干咳的副作用 , 高血压者在服药期间如果频繁出现干咳 , 就会查找病因并做相关的肺部检查 , 针对性的检查自然会让肺癌的检出率增加 。
简单说 , 普利类降压药干咳的副作用引导出肺癌的检查 , 也可能是两者药物出现数据差异的解释之一 。
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文章图片
目前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普利类降压药会升高肺癌的风险以及证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 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证据以前 , 高血压患者谨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对于保护血管有帮助 。
当然我们不否认 , 在生活中有些人看到自己的血压已经回归到正常 , 就会选择立即停止服用降压药物或者是盲目减少服药量 , 这样不仅达不到辅助稳定血压 , 效果还可能会带来并发症 , 后果不堪设想 , 所以服用药物一定要谨遵医嘱 。
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文章图片
03【西药降压是“大骗局”?内科医生说出大实话】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 当时主要使用硫氰酸盐类药物来治疗高血压 , 但是降压作用不稳定而且短暂;50年代开始使用神经节阻断药物;60年代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有中枢降压药、β受体阻断药、扩张血管药以及钙通道阻滞药 。
80年代开始使用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物 , 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普利类药物和沙坦类药物 , 这类药物能够有效降血压 , 还能逆转和防治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构型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