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孵鸡蛋

1、温度是孵化的最主要条件 。温度低于80°F时胚胎不能发育,如果高于105°F,就很容易把胚胎烧死 。使用平面孵卵器,可把温度定在101-103°F,若是立体孵卵器 , 就把温度定在100°F 。
温度忽高忽低也不好,应尽量保持平稳,如高过半度或者低下半度就应该调整一下调节器 。为了使温度的变化不致过大,应该事先定好温度 , 在孵化过程中每半小时检查一次,以保証温度的平稳和不出责任事故 。
如果是刚开始孵化,才上第一期蛋,在孵化的头三、四天可把温度调高两、三度,以便迅速提高机器的温度 , 促进胚胎的发育 。
孵化的各项操作都在孵化室里进行,室内的温度也会影响到机器的温度 。因此,室内温度也要保持平稳 , 最好维持在7580°F这样一个范围内,特别是在打开机门进行各项操作时,室温不能低于80°F,否则胚胎就容易受凉而影第二节孵化响发育 。
2、湿度孵卵器里湿度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孵化过程中水分的蒸发量 。湿度不够,蛋内水分大量蒸发,胚胎和胎膜就容易粘在一起,影响发育或出雏 。
就是孵出小鸡、小鸭来 , 一般个子也不大 , 干瘦,毛短 。如果湿度太大,蛋内的水分不能正常蒸发,胚胎发育也受影响,孵出来的鸡雏肚子大,显得不精神,也不好养活 。
孵鸡一般用60—65%的相对湿度,孵鸭用70—75%的相对湿度 。在孵化当中最好四个小时记一次湿度,看看是不是合乎要求,如果湿度过大就减少水盘数量或少添水,若是湿度不够 , 就多添些水,或向机内用喷壶或喷雾器喷一些102103°F的温水,以增加机内的湿度 。
【怎么做孵鸡蛋】孵化室最好经常保持60-70%的相对湿度,湿度不够时可在地面洒些水,湿度过高就加强室内的通风,使水气散发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