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下一句是什么?赏析解读简介

出自《晏子春秋》 , 后被《史记 ·淮阴侯列传》引用,意思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
简介
【出处】《史记 ·淮阴侯列传》 。
【注释】智:聪明,智慧 。虑:思考,谋划 。愚:蠢笨,无知 。得:得到,获得 。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
赏析解读
这几句成语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只有正确对待失误,才能将它降低到最少 。反之 , 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只要加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
智者之虑
原典
是故智者之虑 , 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 , 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
说文
智者之虑:虑 , 思考、考虑 。意为精明的将帅考虑问题 。
杂于厉害:杂,这里指兼顾 。利害,指利和弊两方面 。意为应充分权衡利与弊两方面的关系 。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心 , 通“伸”,伸行、发展的意思 。此句指在不利条件下考虑到有力的因素 , 战事就可顺利进行 。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患,祸患 。此句是说在有利条件下能考虑到不利的因素,祸患就可以及早解除 。
屈诸侯者以害:屈,屈服、屈从,这里引申为制服 。诸侯,指敌方,敌国 。害,致命之要害 。此句是说要利用敌国的致命之处使其屈服 。
役诸侯者以业:役,驱使 。业,事情 。意指以各种事情烦劳敌国,使之穷于应付,不得安宁 。
趋诸侯者以利:趋,奔走 。这句话是说,用小的利益引诱调动敌人,使其疲于奔命而无暇顾及其他 。
精义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下一句是什么?赏析解读简介】所以 , 智慧明达的将帅考虑问题,必然把利于害一起权衡 。在有利的条件下考虑到不利的一面,战事就可以顺利的进行;在不利条件下考虑到有利的因素,祸患便可及早排除 。这就是要以祸患威逼敌国屈服,以各种貌似正经的大事来役使敌国,用各种小利来引诱敌国使其归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