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从何而来 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由来


习俗从何而来 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由来

文章插图
欢迎观看本篇文章,小新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 。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由来 , 习俗从何而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人们说:“农历三月初三,别忘了用当地的菜肴煮鸡蛋 。”在南方很多地方,三月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三月三吃荠菜煮的鸡蛋,不仅能治头疼,还能让你一年少病少灾,有力气干活 。虽然老话有些夸张,但是荠菜的营养价值是不争的事实,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
2、荠菜也叫地菜 , 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在路边或野外随处可见 。春天是荠菜生长茂盛的季节,是采摘荠菜的好时机 。摘下来的荠菜可以凉拌食用,也可以煎蛋,还可以做饺子馅或煲汤 。荠菜是一种野菜,但营养丰富 。荠菜煮蛋有很多好处,也有很好的寓意 。因为荠菜与“聚财”谐音 , 所以颇受普通百姓喜爱 。将新鲜荠菜洗净,扎成一束,加入鸡蛋、红枣、生姜,一起煮 。全家人吃一碗,既沾了一点财富和灵气,又能防病健身,防春疫 。
【习俗从何而来 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由来】3、关于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由来 , 据说是名医华佗所创 。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甄城采药,碰上了大雨 。他去一位老人家里避雨时,看到老人被头痛、头晕等疾病折磨得很厉害 。华佗马上给老人诊断,从老人的园子里摘了一把糯米菜,叫老人取汁煮鸡蛋吃 。老人吃了以后 , 头突然不疼了,眼睛也不花了 。于是 , 这种方法很快传播开来,人们用米饭和蔬菜煮鸡蛋,逐渐在绵城形成一种习俗,并在江汉平原流行开来 。由于华佗在三月三日给老人治病 , 就有了“三月三吃水煮蛋配本地菜,一年不头痛”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