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十九连丰” 背后的力量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机收减损使用新农技农艺
北大荒“十九连丰”背后的力量
北大荒“十九连丰” 背后的力量
文章图片
北大荒丰收景象 。 吴永江摄
北大荒“十九连丰” 背后的力量
文章图片
秋收期间大型农机联合作业 。 崔杰摄
北大荒“十九连丰” 背后的力量
文章图片
保护黑土地 。 包日明摄
北大荒“十九连丰” 背后的力量
文章图片
格田改造现场 。 张卉摄
□李秋实周剑本报采访人员姜斌刘畅
粮食“十九连丰” , 是肥沃黑土地对勤劳的北大荒人的馈赠 。 从粮食生产到粮食增产 , 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队” , 北大荒集团“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再迎大丰收 , 背后是北大荒人对黑土地的保护、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对机收减损的探索、对新农技农艺的充电学习……在又一个风雪渐盛的冬天里 , 勤奋的北大荒人为了下一个更美好的春天 , 已经走在备耕的路上 。
保护黑土地“鱼眼泡”变良田
保护好黑土地 , 守住这份粮食丰产丰收的底气 , 是北大荒人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 。
“这块地从备春耕生产到秋收整地 , 只要降水多了 , 垄沟里就能看到明水 , 导致各阶段农业生产都滞后 。 ”面对耕地里纵横交错的“鱼眼泡”和水线 , 北大荒集团红色边疆农场有限公司在农业生产科技体系上统筹规划 , 对旱作耕地全面开展联合整地作业 , 打破35厘米以下犁底层 , 疏通耕层下的“水脉” , 粮食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
多年来 , 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加大对农艺措施的制定和先进农机具的购进 , 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 , 通过“玉+豆+经杂”轮作、制订田间管理模式和对应农机配套措施 , 以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 , 大力开展大垄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保护性耕作 , 让涝洼地、“鱼眼泡”、水线等不良影响因素逐渐消失 , 耕地通透性越来越好 , 低产田变良田 。
北大荒“十九连丰” 背后的力量】“小池”变“大格”实现“两提”“三减”
近年来 , 北大荒集团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 , 在百万亩耕地上实施格田改造 。 格田改造之后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 既减少了池埂占地面积 , 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 为农业节本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
“我去年改造了340多亩水田 , 改完之后的水稻长势不错 , 340多亩地改造完多出10亩左右的耕种面积 , 相较往年多打了7吨粮食 , 多收入近2万块钱 。 ”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十五管理区种植户吕向民尝到了格田改造后的甜头 。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 近年来 , 八五六分公司通过削埂扩池、土地平整、沟渠清淤 , 对低产田进行格田化改造 。 改造后的格田实现了“一创”“两提”“三减”六大优势 , 即创造良好的田间作业条件 , 整地、插秧、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作业更加便利;提高土地利用率 , 田间池埂、沟渠等占地面积由原来的6%~7%下降到4% , 插秧面积增加2%~3%;提升机械作业效率15%~20% , 提高水整地、插秧、收获和翻地等环节的机械作业效率;大大减少用工成本 , 减少生产用水 , 减少对田间土壤破坏 。 从2018年至今 , 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共改造耕地55万亩 , 新增耕种面积1.1万亩 , 每年可增收13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