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称孙女感染新冠三天就好了,新冠肺炎已变成“新冠感冒”

1新冠“肺炎”已经不存在 , 实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 简单说是“新冠感冒” 。 2防控政策的重心要从防控感染转向防控重症 , 但预防感染还是要做 , 不能全部躺平 。钟南山称孙女感染新冠三天就好了,新冠肺炎已变成“新冠感冒”
文章图片
钟南山院士线上科普讲座 。 视频截图
“新冠致死率已下降到0.1%左右 , 相当于季节性流感 。 这个名字已经不叫‘新冠肺炎’ , 中文名称是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 因为不存在肺炎 , 走到现在它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 , 或者甚至简单说就是‘新冠感冒’这么一个表现 。 ”12月15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开讲 , “防控政策的重心要从防控感染转向防控重症 , 但预防感染还是要做 , 不能全部躺平 。 ”他还在活动上透露 , 第十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即将问世 , 有利于疫情防控逐步放开 , 经济发展更顺利运行 。
钟南山为高校师生线上带来的这场科普讲座 , 主题是“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 。 该活动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主办 。 钟南山总结了两年多来中国抗疫取得的成就 , 系统分析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 , 包括奥密克戎传播性强、致病性低的特点 。 他呼吁 , 下一步防控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疫苗接种 , 并推荐异种疫苗加强针 , 效果会更好 。
目前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是否“北强南弱”?钟南山认为 , 广州和重庆等地流行的BA.5 , 和北京、保定等地流行的BF.7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和本质区别 , 均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他解释 , BF.7是在BA.5.2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R346T位点突变 , 因而有了更强的免疫逃逸 , 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有人接触病人后第二天就出现感染 , 但大部分人感染后一直没有很明显高烧 , 可以说是无症状感染 , 一部分咽干、咽痛、干咳、头痛、发热等 , 只要不侵犯肺、不缺氧都是轻症 。 ”
“事实上广州也有一些发热高、全身疼痛明显的病例 , 北京看似症状更明显 , 可能和气温或传播系数有关 。 ”钟南山说 , 像“朝阳区病毒比海淀区病毒毒力强”等说法 , 也没有根据 , 只是个例发现 。
钟南山介绍 , 奥密克戎变异非常快 , 位点总突变率达到96.4% , 已接近饱和 , 突变越多 , 对疫苗抵抗力越强 。 但它的致病力也越来越弱 。 动物实验表明 , 奥密克戎感染集中在上呼吸道上皮 , 对宿主危害性明显降低 。 “奥密克戎到目前为止感染并不可怕 , 绝大多数在7到10天内完全恢复 。 ”他说 , 自己的孙女也得了新冠 , 三天就恢复了 , “年纪小可能恢复更快 。 ”
但这不代表“阳不阳都没关系” , 可以不去预防感染 。 “有人说早也阳 , 晚也阳 , 不如早点大家阳 , 这样的话会有问题 , 一方面影响我们的工作 , 第二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很大 , 很短时间大规模感染 , 不但影响正常生活秩序 , 有可能还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 ”类似情况在巴西和印度都出现过 , 钟南山表示 , 不主张“大家一起阳” , 而是希望有一定时间间隔 , “不要把感染高峰一下拉得很高” 。
钟南山称 , 从真实世界数据来看 , 今年9月以来 , 我国无症状者占感染人数比例越来越高 。 他指出 , 无症状感染者不能视作正式患者 , 而且无症状感染者与后遗症之间无显著相关 。 感染前接种疫苗的患者 , 后遗症风险还会进一步下降30%~40% 。 研究显示 , 奥密克戎引发新冠后遗症的风险比德尔塔更低(两者引发后遗症比例分别为10.8%和4.5%) 。
所谓“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呼吸困难 , 嗅觉及味觉障碍 , 发热 , 关节/肌肉疼痛、头痛、胸痛 , 以及难以集中注意力(“脑雾”)、睡眠障碍、疲倦/乏力、情绪改变 。 钟南山指出 , 这些都是在新冠康复后四周以上出现 , 但不属于严格的后遗症(持续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