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中老年人:这4类药,长期吃可能导致心脏衰竭,谨慎服用( 二 )


这类药物可算得上是“看家药” 。 某些人把它当成“万灵丹” , 稍微有点不适就立马吃上一粒 。 然而 , 一些研究表明 , 长期或过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
上述提及的传统非甾体抗炎药都是非选择性环氧合酶(COX)抑制剂 , 即它们同时抑制COX-1和COX-2 。
【提醒中老年人:这4类药,长期吃可能导致心脏衰竭,谨慎服用】
真正与炎症相关的靶点只有COX-2 。 抑制该酶可以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 , 但同时也可能令血管舒缩和扩张的失衡 , 影响到正常的血流调节 。 这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水肿 , 增加心脏负担 , 从而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
1999年上市的罗非昔布正是因其心脏安全性问题 , 不得不于2004年撤出市场 。
罗非昔布仅通过抑制COX-2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 相较于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 , 它不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和溃疡 。
然而随后的VIGOR研究中 , 科学家们比较了罗非昔布与非选择性COX抑制剂萘普生的安全性 , 结果显示使用罗非昔布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高 。

面对该结果 , 罗非昔布的制造商默克不得不全球范围内召回该药物 。 该事件也引起了医学界对非甾体抗炎药心脏安全性的重视 。
降糖降脂降压药需遵医嘱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血脂的“金标准” , 全球每天有超过2亿人使用 。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 , 阻断肝细胞中内源性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
但由于辅酶Q10的合成也需要这个酶的参与 , 所以与此同时也可能降低体内辅酶Q10的含量 。
辅酶Q10在心脏健康中起关键作用 , 是细胞呼吸链中的组分 , 确保心脏获得足够的能量 。

研究表明 ,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与心肌炎和心肌纤维化相关 。 因为他汀药影响了辅酶Q10的合成 , 导致心脏肌肉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 增加心脏疾病风险 。
降压药通过多种机制降低血压 , 常见的降压药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
降压药本身就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 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 用量合适时可以降低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 , 但用量过度时则可能对心脏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减缓心率和降低心脏收缩力来降低血压 , 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心肌功能减退 , 加重心力衰竭风险 。
钙通道阻滞剂也可能增加心脏疾病风险 。 它影响冠状动脉扩张能力 , 使心脏适应能力减弱 , 增加心梗或心力衰竭风险
糖尿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 。 除了胰岛素和二甲双胍 , 磺酰脲类药物在你老年人当中使用频率也是极高 。
磺酰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 。 然而 , 相比于其他降糖药 , 有研究指出这种药物降糖作用可能过于强烈 , 容易导致低血糖 , 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在一项在英国进行的实验中 , 研究人员对使用磺酰脲类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长达8年随访 , 观察了这些服药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
研究人员发现 , 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 , 这些患者似乎更容易经历心血管不良事件 。 其中 , 心律不齐和血压下降等问题在磺酰脲类药物使用者中的发生率较高 。


参考文献:
Yu S Chu Y Li G Ren L Zhang Q Wu L. Statin Use and the Risk of Catarac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m Heart Assoc. 2017 Mar 20;6(3):e004180.
Levey GS Lasseter KC Palmer RF. Sulfonylureas and the heart. Annu Rev Med. 1974;25:69-74.
do Vale GT Ceron CS Gonzaga NA Simplicio JA Padovan JC. Three Generations of β-blockers: History Class Differences and Clinical Applicability. Curr Hypertens Rev. 2019;15(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