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却已达到麻醉前评估的目的

|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却已达到麻醉前评估的目的

文章图片

|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却已达到麻醉前评估的目的

文章图片


深夜 , 一名产妇紧急推进手术室 , 前来陪伴的老奶奶对着手机急的哭了起来:“儿子啊 , 你刚走媳妇就痛的直打滚 , 医生说要马上手术 , 不手术的话小孩有可能保不住 , 大人也会有危险 , 我该怎么办啊?你快点回来吧?”

“阿姨你别急 , 我是麻醉医师 , 麻醉需要签字 , 你先别打电话 , 听我说先 。 ”麻醉医师站在阿姨面前 , 隔着谈话室的玻璃 , 语气中带着焦急 。
“产妇现在宫缩痛很厉害 , 只有尽快手术才能保证母亲胎儿安全 , 所以我只能简单问几句 , 你儿媳妇吃晚饭了没有 , 吃的是什么啊?”麻醉医师急忙问道 。
“吃了 , 也就是喝了几口鸡汤 , 说是胃口不好 。 ”老奶奶抬起头 , 看着医师说:“听她说什么血糖高 , 要控制食量 。 ”
“几点吃的晚饭?晚饭后又吃些什么啊?”
“吃完饭大概7点吧 , 准备收拾一下饭菜 , 她肚子就突然疼了起来......”老奶奶说:“太突然了 , 离预产期还有好几天呢?”
“哦 , 那她平时活动如何 , 我看脚有点肿啊?”麻醉医师一边翻病历本一边又问道 。
“我家住3楼 , 她爬上楼要喘一会儿才可以 。 ”
“多久能不喘呢?”麻醉医师追着问一句 。

“我昨天刚从老家来 , 看她也就喘一会儿 。 ”老奶奶说着 , 又急躁起来接着问:“医师 , 我儿媳没事吧 , 我儿子突然被单位叫去出差 , 这一时半会儿的来不了 , 有啥事可怎么办呢?这里也没有什么亲戚帮忙 。 ”
“没事的 , 我跟你儿子通几句话 。 ”麻醉医师接过老奶奶的手机 , 对着手机说:“您好 , 我是麻醉医师 , 先不要着急听我说 , 有些事情了解一下 , 好吗?”
老奶奶看着医师对着手机聊了几句后 , 便接过电话 , 里头传来年轻人的声音:“妈 , 你就按照医师说的办 , 该签字就签字 , 该配合就配合 , 用镇痛泵、要用镇痛泵啊 。 ”
上述场景是麻醉医师经常碰到的 , 对于麻醉医师而言似乎习以为常 , 但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 , 突发的紧急情况 , 总会带来许多不安和风险 。 对于许多急诊手术 , 由于术前准备仓促或者不齐全 , 这个时候就需要麻醉医师沉着冷静去评估麻醉风险、去预防麻醉意外 , 只能通过麻醉医师与患者或家属简单沟通了解大概情况 , 这些谈话看似漫不经心 , 实际上却是麻醉医师希望得到的评估信息 , 联合各种检查结果 , 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整麻醉前评估体系 。

而正常的麻醉前访视可以避免这种紧急情况发生 , 让麻醉医师做到心中有数 。 作为一项诊疗常规 , 麻醉前访视病人 , 评估和预判麻醉风险 , 是麻醉医师日常工作内容之一 ,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麻醉前访视与评估的内容 。
首先是了解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情况
为了防止围术期误吸、反流等的不良事件发生 , 患者术前应禁食、禁饮 。 没有达到禁食时间的患者 , 就会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或预防 。
其次是了解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
如果患者是肥胖患者 , 需要注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 以及气道管理问题 , 对体重过轻者麻醉剂量需适当减少 。 在近期内体重显著减轻者对麻醉的耐受一般均较差 。
第三是呼吸道评估
全身麻醉作为主流的麻醉方式 , 控制气道是首要和重要问题 , 通过张口度以及一些简单的检查操作 ,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困难插管和气道管理困难 , 同时交待因气管插管带来的牙齿损伤和口腔黏膜出血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