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红薯是怎样传入我国?别忘了红薯之父陈振龙,吃薯人应该了解一下

老中医|红薯是怎样传入我国?别忘了红薯之父陈振龙,吃薯人应该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老中医|红薯是怎样传入我国?别忘了红薯之父陈振龙,吃薯人应该了解一下

红薯又叫番薯、红苕、红芋、地瓜等不同的叫法 , 红薯是我国的重要薯类粮食作物 , 既可作猪饲料 , 又可以制作淀粉 , 还可以熬糖酿酒 , 加工成丰富多彩的美食 , 是农村重要的经济作物 。 红薯自从传入我国近五百年来 , 为中华民族繁衍和发展 ,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战乱和大饥荒年代 , 解救了多少贫民百姓 , 免于饿死的危险 。 红薯是怎样传入我国的呢?红薯来到中国 , 确实是非常艰难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 费尽了周折 , 才引种我国 , 来之不易 。 在明朝万历二十一年 , 即1593年 , 福建商人陈振龙 , 到南洋菲律宾做生意 , 非常喜欢吃红薯 , 生红薯红皮白肉 , 就像水果一样 , 可以当作水果食用 , 煮熟的红薯 , 软糯香甜 , 口感良好 , 食欲极强 , 营养非常丰富 。 他发现红薯在菲律宾一年中都能种植 , 适应性非常强大 , 生长快 , 产量非常高 , 藤蔓叶片和地下茎块都能食用 , 全身是宝 , 如果引入我国栽种 , 该有多好 。

他开始想引进红薯 , 第一次引种失败 , 因为 , 当时菲律宾把红薯当作“国宝” , 不允许外流 , 所以 , 商船在返回中国的时候 , 商船要经过菲律宾官方仔细检查后 , 才能出港返回囯内 , 因此 , 陈振龙两次引种失败 , 都没有把红薯种苗带回国内 。 陈振龙第三次通过周密思考 , 把一根新鲜红薯藤夹在船上围网上 , 并且上面涂抹黑色淤泥 , 才逃脱菲律宾官方检查 , 使商船带着这根新鲜红薯藤种苗 , 带出了菲律宾国后 , 陈振龙便把这根红薯藤蔓种苗 , 当作宝贵 , 放进船仓 , 每天给它浇一些淡水 , 带回福建 。 当商船一到福建 , 马上带上这根宝贝红薯藤 , 赶回家里 , 让儿子陈经纶将红薯藤 , 慎重仔细地栽种在自家后院菜地里 , 到秋冬便结出许许多多沉甸甸的红薯来 , 到第二年春天 , 繁殖出更多的红薯种苗后 , 分给周围的左邻右舍来种植 。 就这样红薯便在福建大地上快速传播栽种开来 , 得到了所有人的喜欢 。

当时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是个读书人 , 同时考取了功名 , 在地方做官 , 于是他委托福建总督金学曾 , 向明朝万历皇帝上奏呈表 , 希望在全国推广种植红薯 , 得到了万历皇帝的批准 , 因此 , 在1895年红薯开始在整个大明国土上栽种 , 一下子便得到了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喜欢和食用 。 当时 , 红薯得到了广泛推广 , 各地利用一些旱地种植 , 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程度 , 后来因红薯总产量充足 , 人们食用过剩 , 便开始养猪 , 加工淀粉 , 后来还用红薯熬糖酿制烧酒 , 大大扩大了红薯的用途 。 红薯因适应性强 , 产量高 , 因此 , 在后来清朝和民国时期 , 都是重要的粮食 , 特别是一些特大的自然灾害 , 多次战乱等原因引起的大饥荒 , 红薯都是老百姓的救命粮食 , 挽救了多少生命 , 避免在大饥荒中饿死 。
【老中医|红薯是怎样传入我国?别忘了红薯之父陈振龙,吃薯人应该了解一下】
后来 , 人们为了纪念“中国红薯之父陈振龙” , 和他的儿子陈经纶 , 以及推荐红薯付出了巨大精力的功臣金学曾 , 在福建乌山上 , 修建了一个“先薯亭” , 雕塑了这三位红薯引进推广的先贤塑像 , 让后来人永远记住他们引种和推广红薯所作的巨大贡献 , 以及那段不平凡坎坷的历史 。 现在 , 红薯在我国普遍种植 , 总产量非常高 , 是农村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 , 深受大众的喜爱 , 为我国经济建设作 , 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