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中医药方来了!建议收藏( 二 )


(2)揉擦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 , 鼻唇沟中 。
操作方法:采用擦法操作 , 左手擦左侧 , 右手擦右侧 。 先擦热双手 , 握空拳 , 以两手拇指指间关节背侧 , 紧贴于鼻梁两侧 , 上下摩擦;或以中指指腹上下摩擦 。 上下一次为一拍 , 可做4个八拍或以发热为度 。 每天早晚各做1次 。
(3)按揉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枕部 ,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
操作方法:采用拇指按揉法操作 。 双手放在头部两侧 , 掌心对着耳朵 , 双手拇指分别按在两侧的风池穴上 。 揉动的过程中 , 以自己感到酸胀为度 , 带动皮下组织运动 , 手指和皮肤之间不能有摩擦 。
3.饮食有节
每日三餐规律进食 ,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 食物多样 , 保证谷类、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 多饮水 。 如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食两用食品辅助治疗 , 如萝卜、山药、薏米、藿香、菊花、荷叶、丝瓜、冬瓜等 。
药膳 , 如银耳雪梨百合羹
组成:银耳、雪梨、百合、冰糖 。
用法:银耳用温水泡20分钟 , 将泡好的银耳去根 , 撕成小块 。 雪梨去皮核 , 切成小块 。 百合掰成小块 。 将所有原料放入锅内 , 加入适量的水 , 烧开后调成小火炖煮20分钟 , 待锅内汤品炖制稍微粘稠 , 开大火加入适量冰糖 , 待冰糖融化后出锅 , 温食、凉食均可 。 每周三服 。
4.起居有常
作息规律 , 夜卧早起 , 保障充分睡眠 。 顺应气候变化 , 及时调整衣物和室内温度 , 注意防寒保暖和节气保健 。 应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 。
5.劳逸有度
运动和休息适度 , 可适当运用中医功法锻炼 , 或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
6.情志畅达
应保持愉快心情 , 切勿发怒 , 顺应自然规律 , 不厌长日 , 精神外向 , 对外界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 , 使气机宣畅 , 通泄自如 。
三、康复方案
(一)中成药康复
1.症见气短、多汗、胸闷、心悸、干咳者 , 宜服用具有补肺益肾功效的中成药 , 如生脉饮、金水宝胶囊、蛤蚧定喘胶囊等 。
2.症见乏力、纳差、腹胀、便溏者 , 宜服用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药 , 如补中益气丸、参芪口服液、潞党参口服液、香砂六君丸等 。
3.症见失眠、焦虑、抑郁者 , 宜服用具有养心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 如加味逍遥丸、百乐眠、疏肝解郁胶囊等 。
(二)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
1.艾灸疗法
常用选穴: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膈俞、足三里、孔最、肾俞等 。
方法:大椎、肺俞与膈俞(或中脘与上脘):用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最或肾俞:清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 。 频次:每日1次 。 选用艾灸疗法时 , 一般隔2天施灸1次 , 每穴灸10~15分钟 , 持续2周;症状明显可交替选用不同穴位每天施灸 , 5次后休息1~2天 , 然后继续施灸5次 。 10次为1个疗程 。
2.经穴推拿
(1)穴位按摩:太渊、膻中、中府、肺俞、肾俞、大肠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 , 咳嗽、咽痒、干咳者 , 可加少商、尺泽等 。
方法:以大拇指放置于穴位上 , 拇指指腹触摸皮肤并稍加按压 , 小幅度的环转按揉腧穴 , 以产生酸胀温热感为佳 , 每次1~3分钟 。
(2)经络推拿: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等 。
方法:取坐位或卧位 , 均匀呼吸 。 用一手手掌大鱼际沿经络循行方向紧贴皮肤施力作直线往返快速摩擦 , 可两手掌交替进行 , 100~120次/分钟(每手摩擦 50~60 次/分钟), 每条经络摩擦1分钟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