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盛寿|第二届重症心脏病大会在深圳召开,首个国产人工心脏正式上市( 二 )


在本次大会上 , 全球顶尖心血管领域专家齐聚深圳 , 他们带来了人工心脏最前沿研究成果 。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Gregg Stone教授详细介绍最新型号Impella血泵在心衰和高危P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结果 , Impella泵是一种经股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置入左心室的短期机械循环支持装置 , 具有快速微创植入的优点 , 在急性心脏衰竭领域应用广泛 。
全人工心脏是可完全替代自然心脏做工的机械循环支持装置 , 被称作心脏衰竭的“终极武器” , 由于植入和管理技术复杂 , 全球每年仅完成不到50例植入术 。 来自美国Bivacor医学中心Daniel Timms教授详细介绍自主研发的新型全人工心脏在大动物实验评价中的结果 , 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近年在临床上应用的左心室辅助装置主要是连续性平流血泵 , 而Corwave血泵是一种可产生搏动血流全新心室辅助装置 , 法国Corwave医学创新中心Synder博士介绍了其设计特点和临床前评价 。
制定好规则让人工心脏这辆“车”开得更远
中国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快速发展 。 如何规范心室辅助技术临床应用 ,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这也是第二届重症心脏病大会上重点讨论的议题 。
“人工心脏植入技术并非很复杂 , 但对医院以及医疗团队的要求比较高 , 除了需要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的医生配合完成植入手术外 , 还需要心内科、影像科等医生对病人做出客观评价 , 患者术后康复以及长期随访管理也很重要 。 ”胡盛寿院士表示 , 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规范化培训 , 培养更专业团队共同合作 , 才能保证患者植入人工心脏后 , 能有正常的临床使用效果 。
要让人工心脏这辆“车”在高速路上开得又快又稳 , 就要制定好“交通规则” 。 今年5月 ,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心室辅助技术管理规范》(2021 年版) , 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室辅助技术进行规范 。 在重症心脏病大会上 ,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处长马旭东在线上解读心室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管理要求 , 他认为 , 严控人工心脏产品质量 , 加强行业监管 , 制定人工心脏相关技术规范并在全国推广 , 让心衰患者受益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审评中心杨鹏飞介绍机械循环支持装置上市前技术审评指导原则 。
打造国际先进的国家级区域心血管医学中心
“在北京开展的所有新技术 , 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也在深圳开展 , 让深圳的患者也能享受和北京同质化医疗技术 。 ”胡盛寿院士表示 , 北京阜外为深圳阜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 从院士到国内著名学者集体传帮带 , 通过门诊+会诊+演示手术等方式 , 输送人才、技术和理念 。
同质化建设使到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医疗水平大幅提升 , 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 , 先进技术屡创华南“第一” 。 3年间 , 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已成功完成27例心脏移植手术 , 受体全部存活;人工心脏手术5例;新生儿大动脉转位3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 。
胡盛寿院士表示:“运营三年的数据表明 , 我们开展的常见心脏病手术的总体治疗效果 , 在国内是处于领先水平 , 在国际上也是达到了最高治疗标准 。 我们还强调基层心血管疾病预防 , 从而降低整个大湾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 ” 胡盛寿院士提出 , “十四五”期间 , 要把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将打造大湾区心血管疾病诊疗和心血管医学研究、创新转化的核心基地 。
目前 , 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二期、三期建设规划已出炉 , 计划到2025年陆续打造科研综合楼、国际医疗部、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等 , 形成集“医疗、教育、研究、防治”四位一体的新格局 , 建成立足深圳 ,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 辐射南亚、东南亚 , 国内一流 , 国际先进的国家级区域心血管医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