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30字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30字

文章插图
欢迎观看本篇文章,小新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 。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30字,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 。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30字】2、端午节的习俗
3、(1)粽子
4、端午节吃粽子估计是现在人们喜欢端午节的重要原因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不同的地区名字不同 , 样式也是千奇百怪,但是吃粽子的时间千百年来一直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民间都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不过其实早在春秋时期以前就有了关于粽子的记载,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 , 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 , 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
5、(2)赛龙舟
6、龙舟通俗的说就是把船装扮成龙的模样,然后多人集体划桨竞赛的水上体育项目 。至于龙舟的起源其实很可能不是源于纪念屈原,因为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慢慢的时间给赛龙舟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如今龙舟比赛逐渐被大众所接受,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 , 2010年成为了广州亚运会运动项目之一 。
7、(3)雄黄酒
8、端午时节及节后,天气炎热,蝇虫滋生,毒气上升,疫病萌发 。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 。古人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能杀百毒,在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特别是会在额头上画个王 , 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
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