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怎么写 作文怎么写好开头


作文怎么写 作文怎么写好开头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作文怎么写好开头,作文怎么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2、”你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题目拿到手,却总是动笔艰难,可一旦开了头,尤其是有了一个佳巧的开头后 , 写起文章来往往洋洋洒洒,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
3、如果是起笔不俗、新颖生动的开头,就会使阅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好感;反之,如果是空泛模糊、与内容脱节的开头,就会让阅读者感到厌烦乏味,甚至在头脑中先入为主地认定所读作文的作者作文能力差 , 作文质量不高 。
4、作文开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
5、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得到任课教师和阅卷教师的首肯呢?一个好的开头至为重要!下面,就“开门见山”和“写景烘托”两种常见的开头向同学们作一些说明,供你参考,希望对你作文水平的提高有所助益 。
6、一、“开门见山”式“开门见山”是一种应用得很普遍的开头方法 。
7、它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就因为这一开头就直入本题 。
【作文怎么写 作文怎么写好开头】8、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间弥足珍贵,看文章的人都希望尽快地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 。
9、倘若在开头处拐弯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题外转悠,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激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 。
10、对我们考场作文来说 , 阅卷教师承担着繁重的阅卷任务,一个“开门见山”直入文题的、“不蔓不枝”的开头一定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好感,使阅卷人对你的开头对你的作文留下极佳的印象,从而有助于你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
11、“开门见山”式的开头,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极常见,可谓俯首可拾,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 。
12、(朱自清《背影》)开篇点题 , 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 。
13、2、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14、(茅盾《白杨礼赞》)开篇第一句明确了赞颂的对象——白杨树 , 定准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赞颂 。
15、3、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
16、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17、(高尔基《海燕》)开头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飞的战斗环境,接着从“色”(黑色)、“形”(闪电)、“神”(高傲)三个方面,显现了海燕迅猛高飞的战斗英姿 。
18、以“开门见山”式开头获得成功的作文为数众多 。
19、如:看到这个题目,我内心深处不禁响起了一阵掌声,这掌声表达了女儿对妈妈的赞许和钦佩之情 。
20、要是两年前,我可要为妈妈喝倒彩了 。
21、 (《作文》杂志,1999年第十期)这是1999年“文心杯”全国中学师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获得者蒋靖菲同学的《掌声响起》的开头部分 。
22、这个开头开门见山,同时欲扬先抑,又为下文设伏并构成悬念 。
23、2、我的家乡四面环山,到处芦苇丛生 。
24、秋天一到,芦苇花争相开放,把家乡掩映在一片花海里,很是好看 。
25、(同上 二等奖 郭慧芳《家乡的芦苇花》)3、我九岁那年的春天,父亲买回一头黑水牛 。
26、他说:“咱家田多,农忙季节,没头牛不行 。
27、待这牛长大了,就用它来耕地 。
28、”(同上 二等奖 任美娟《与牛结缘》)4、忘不了她那张给我鼓励的笑脸,忘不了她激发我上进的朴实的话语,忘不了她曾给我生命中带来的一片绿色 。
29、忘不了她,我至亲的爱友 。
30、(《忘不了她》)二、“写景烘托”式画家画月,如果孤零零地画出个月亮 , 就会显得格外单调 , 甚至会神采匮乏 。
31、如果在月亮周围勾上几缕云彩,以云托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那个月亮就会格外有神,这种技法 , 就是“烘托” 。
32、作文也需要这种技法 。
33、作为一名初中生,考试大多为写人叙事类作文,一个好的“写景烘托”式的开头,有利于为人物的摹刻和事情的叙述设置入情的域境和氛围 。
34、作为一种实用易解的行文技法,在初中语文课文中也有许多可资典范的例子 。
35、如:山 , 好大的山?。∑鸱那嗌揭蛔灰蛔由斓皆斗? ,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
36、(彭荆风《驿路梨花》)这是小说驿路梨花的开头 。
37、以对山的描写为情节的展开铺垫 。
38、如此大山,暮色又迫临,对行进在路途中的人,夜间的住宿确乎是一个必须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
39、他们的心情该是多么焦急?。∮纱丝杉?nbsp;, 对小茅屋的主人的猜度与赞美等一系列的情节张本铺垫,是为“写景烘托”式开头 。
40、2、时间是晚上八点 。
41、太阳虽然早已下落 , 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
42、没有风,公园里哪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 。
43、树叶也是静静的 。
44、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
45、(叶君健《看戏》)以“静”烘托人们等待开戏彰的宁静气氛 。
46、不仅如此,而且与后文梅兰芳表演之时山呼海啸的场景对比,表现艺术穿透性的感染力,反衬梅兰芳高超的表演技艺 。
47、3、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
48、山之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
49、(高风《金黄的大斗笠》)同样,同学们因“写景烘托”式开头成功的文章也为数不少,如:公元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天空下起暴雨 。
50、地上透亮的水泡,圆了又破,破了又圆,一张一合地哭诉着一位世纪老人的溘然长逝 。
51、水泡千百次地重复着一个永远的名字:冰心 (樊瑞《百年冰心》见《作文》1999年第十期)2、我的头发湿了,浑身沾满了泥浆 。
52、清明节特有的雨丝欲断不续,从遥远的天际无声地飘落在荒凉的山野上 。
53、我踩着泥泞艰难地走着,寻找着,任凭雨水洒在头上、脸上、身上…… (胡波 《又逢清明节》 见李晓明 毛剑冰编“金榜作文系列丛书”《写人散文》)3、3月26日晚18:55时,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尚未褪?。?周末的钢城还沉浸在一片热闹欢快的氛围中 。
54、十里钢城,电车、巴士、“的士”穿梭不已,自行车的铃铛声,汽车的嗽叭声 , 小摊贩的叫卖声 , 时起时伏 。
55、大大小小的百货店、食品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
56、有谁能料想到,这将是一个血色黄昏 。
57、 (江俐《血色黄昏——“3·26”车祸纪实》 见王竞前 宋怡明编“金榜作文系列丛书”《记事散文》)……当然,好的作文开头技法决非仅此二种,但如果同学们熟练掌握并能结合文题恰当选用一种开头技法,一定会对同学们作文质量和成绩的提高裨益良多 。
58、古人称文章里佳妙开头为“凤头”,相信同学们能够写出一些让人视为“凤头”的开头 。
5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文的标题就为我们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通过示例的事实论证方法,用层层递进的结构,证明了论点的正确,从而也启示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可以不止一个,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不是惟一 。
60、作者一开篇并没有急于讲什么道理,而是提出了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依据图形和作者的解释,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作者观点的正确,并且这种论证的方式非常灵活,使人易于接受,让人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部正确”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