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改变未来

生物产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济南召开之际,本报采访人员采访了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教授 。
杨胜利,着名生物技术专家,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基因工程在酶、发酵和制药工业中应用的研究,主持的青酶素酰化酶基因工程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
肿瘤、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排前两位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重大疾病病种,最终解决之道将取自生物医药;传统化工材料严重污染环境,而用生物催化技术生产可再生原料替代,就没有污染;能源安全正困扰世界发展,但假如地球上的生物质能源完全转化,人类就根本不需为能源枯竭而忧虑……一个将对人类健康、粮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
生物产业从家庭作坊走来
采访人员(以下简称记):石油价格最高时涨到每桶150美元;全球极端恶劣天气骤然间增多;“天坑”等怪现象忽然出现在大家眼前……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生命的高度关注,生物产业一时成为时尚热词 .请问杨院士,我们的普通生活离生物产业有多远?
杨胜利(以下简称杨):生物产业不是一个新词,也不是一个新产业,它很古老,比如我们都喜欢吃的豆腐乳,就是生物产业的一个产品,虽然有千年生产历史,却仍然是我们的普通生活 。最早的生物产业表现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在作坊里,由于它过于“质朴”,在名称上没有付诸“生物科学”的内涵,同时也没有给予那么高的产业定位,因此大家容易视而不见 。随着技术进步,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多了起来,所以人们感到生物产业离自己很远,离普通生活很远 。其实,生物产业是离我们很近的,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发酵技术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物技术,它生产出的味精,成为一日三餐的作料,还有氨基酸、抗生素,应用十分普遍;后来有了基因工程,我们可以搞生物育苗,冬天吃到反季节蔬菜、水果;再后来有了生物能源,可以用大豆、秸秆生产乙醇,这已用于家庭小轿车燃料……你看看,我们是不是生活在生物技术催生的生物产业当中了?我们是不是已经离不开生物产品了?
【生物产业改变未来】 再就是你环视一下周围,发现不少人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患者,这几年重大疾病发病率、病死率不断攀升,特别是肿瘤、心血管疾病,还有乙肝病毒,我国是最大的乙肝病毒感染国,由此引起的肝硬化和肝脏肿瘤发生率居高不下 。我国老年性痴呆的数字也在不断地升高 。而治疗以上这些疑难杂症靠的正是生物产业、生物医药 。
全国医药利润不及一个辉瑞公司
记:生物产品的普及与应用,加之国家将生物产业上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让我们对生物产业产生了无限想象 。因而,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很关心我国的生物产业处于什么发展水平?对生活会有多大改变?
杨:生物产业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牵涉到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在其中一些领域,我们国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的研究和产业化,为数亿人解决了吃饭问题 。但大部分领域和国际水平还有差距,比如我国是一个医药大国,但不是一个医药强国,我们在生物医药领域最大的差距是原创性药物太少,97% 都是仿制药,目前在做的大部分是利润很薄的专利过期后的产品 。现在国家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情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