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乐水后一句是什么?原文释义赏析

【智者乐水后一句是什么?原文释义赏析】《论语 雍也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这段话中“乐”字的读音 , 人们已经争议了上千年 。历史上比较统一和今天人们比较认可的读法是这样的: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 , 仁者寿 。之所以这样读,一方面,是正确理解这段话的需要 , 另一方面 , 得到了历史上权威的认可 。

智者乐水后一句是什么?原文释义赏析

文章插图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有人说 , 智者乐水 , 仁者乐山,不就是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吗 。这显然是错误的 。难道智慧的人就不喜欢山?仁义的人就不喜欢水?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里面说:“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 。”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 。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然而不论平原山川,它的上面总是平的,所以它又是公平的;不论前面沟壑多深,它都会毫不犹豫跳(流)下去,所以它又是勇敢的 。这些正是智者所拥有的,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

智者乐水后一句是什么?原文释义赏析

文章插图

山水
仁 , 二人相对为仁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者不但要爱别人,与人为善,而且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 , 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 , 看得远 , 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 , 所以能够永恒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 , 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所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乐”是“喜好,爱好”之意,这两句话的意思,可以简单地说成“智慧的人爱好水,仁德的人爱好山” 。

智者乐水后一句是什么?原文释义赏析

文章插图

山水
显然 , 这里“乐”的意义与常见的用法不同,为了将它与名词乐(yuè,音乐)及形容词乐(lè , 快乐)区别开来,大约从北宋开始,官修的韵书《广韵》就专门为它定了个“五教切”的读音,就是今天的yào音 。到了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又把这个规范读音写进了《论语集注》 。由于朱熹在阐释儒家经典方面的权威地位,他的注音便广泛通行于全国,经过约定俗成,一直传承了下来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王力先生主持编写的《古汉语字典》采用了这一读音 。

智者乐水后一句是什么?原文释义赏析

文章插图

朱熹
但是,关于这个字读音的争论,千年以来一直没有停歇 。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云:“乐,音‘岳’,又五孝反 , 下同 。”也就是说,在《经典释文》中,“yào”这个读音是作为第二个选择的,而第一读音应为“yuè” 。明代秦钺更在《慈湖家记》中极力反对:“音释家‘乐山’、‘乐水’,并五孝反,尤为害道 。”而更激烈的争论不是在古籍中 , 而是发生在今天我们的身边 。2006年五一期间,央视11届青歌大赛比赛现场 ,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点评歌手时,说到“仁者乐山”,就将“乐”念成“lè”,当时,一位河南观众的电话就打到现场称,“乐”字本音应该念作yào,而不是余秋雨老师说的lè 。这位观众说作为权威的点评老师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常识性的差错 。

智者乐水后一句是什么?原文释义赏析

文章插图

青歌大赛
随后,余秋雨老师通过媒体作了解释,大意是说:古代的读音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千多年前孔老先生的确提出的是“乐(yào)山乐(yào)水”,但二千多年过去,我们还要拘泥于传统的文言吗?此事件一出 , 许多文化人士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 掀起了一场关于“乐”字读音问题的争论 。争论的双方主要分成了两大阵营 , 一派支持余秋雨的观点,认为应该改变古音,适应今天的口语交流 。一派认为应该尊重传统,学问就是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哪怕是一个字的读音,这体现了一种治学的态度 。

智者乐水后一句是什么?原文释义赏析

文章插图

余秋雨
其实现在看来,这个争论毫无意义,因为余秋雨一派只是辩解应该“创新”,没有必要继承传统的读音,但却没有否认这个字本应该读“yào”音 。既然这个字本应读“yào”,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没有进行语音修正前,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按照它的本音来读 。可笑的是还有人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说“乐”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形容词lè,一个是名词yuè 。那只能说他是知识浅薄了 。因为《现代汉语词典》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的,而不能作为研究语言使用 。要知道“乐”字在《故训汇纂》有三个读音:yuè、lè、yào,在《汉语大字典》中有五个读音:yuè、lè、yào、luò、lào 。所以,不要以《现代汉语词典》来作为反驳的依据 。

智者乐水后一句是什么?原文释义赏析

文章插图

争议
其实,进一步来说,是否认可这个字的读音,反映了一个人学问的高度和治学的态度,对于一个没有读过《论语》的人,或者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及其涵义一无所知的人,他的文化水准肯定不高,这句话对于他是阳春白雪 。当然你不知道也不可怕 , 可怕的是别人给你纠正了,你还死要面子,不承认读错了,千方百计为自己辩解,这就是态度的问题了 。虽然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为这个字的读音争论不休,但这未必不是好事 , 正是因为人们的争论,才让更多人知道了它的正确读音,真理也在人们的争论中得以传承 。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