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金字招牌”川茶品牌引领产业崛起又一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擦亮“金字招牌”川茶品牌引领产业崛起又一程
文章图片
俯瞰泸州市纳溪区梅岭村万亩茶园 。
擦亮“金字招牌”川茶品牌引领产业崛起又一程
文章图片
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的茶园节水灌溉项目建成投用后 , 当地茶产量和产值均呈现增长势头 。
虎年岁末 , 又吐新芽 。
回首2022年 , 一组组火热的数据见证川茶产业的蓬勃生机:全年川茶综合产值突破1080亿元 , 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 呈现出鲜明的稳中有进姿态 。
回首2022年 , 一场场营销活动展现出川茶奋发进取的姿态:5月14日至21日 , 2022国际茶日线上启动仪式暨四川购茶节拉开大幕;11月1日 , 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 , 全国50余个茶叶主产区、近3000个茶品牌及企业同场争艳 。
犹如一个个缩影 。 过去8年 , 川茶锚定“量质齐升”、助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 , 谱写出一曲川茶高质量发展和茶农增收的进行曲 。
□暮冬(图片由川茶品牌促进会提供)
产业升级高位推动 , 念好川茶千亿产业崛起“六字经”
“一亩茶园分红1万元!”12月21日 , 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义和村明清茶叶专业合作社办公室里 , 茶农周裕青高兴地领到了3亩茶园的分红共3万元 。
一叶知秋 。 5年前 , 川茶龙头企业——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义和村 , 全面推行茶园标准化改造、绿色化种植和机械化采收 。 5年间 , 义和村的茶园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1倍、亩产值增长了3倍 。
义和村茶业的快速发展 , 折射出川茶产业转型升级系统布局下的具体作为 , 更是川茶产业历经八年长跑后交出的亮眼答卷 。
四川是茶的故乡 , 也是产茶大省 。 多年来 , 全省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 但长期以来 , 川茶仅以“原料茶”面貌出现 。 2014年 , 省政府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布局川茶产业 , 出台《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 , 剑指千亿川茶产业 。 省委、省政府提出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 , 推动川茶这一优势特色产业加速崛起 。
思路清晰 , 行动果决 。 8年来 , 四川立足地域实际 , 坚定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 , 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最终 , 实现川茶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全链条提质增效 , 推动全产业“精致化” 。
细节彰显决心:2021年 , 四川川西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列入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 。 随后 , 四川打出跨区域资源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扶持、主体培育、品牌建设、产业链升级的“组合拳” , 不断筑牢集群内6个县(区)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底座 。
重拳出击 , 效果几何?
且看一组数据:2021年 , 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 迈入全国茶产业“千亿俱乐部”省份 , 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 , 战胜极端高温天气等超预期因素影响 , 川茶综合产值再次登上千亿台阶 。
品牌崛起“天府龙芽”领航出海 , 一马当先催动川茶万马奔腾
“天府龙芽”发布新标识了!
11月1日 , 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 , 全新的“天府龙芽”标识引人注目:以“芽”为核心创意点 , 囊括绿茶、红茶两大品类;C型的川茶产业带 , 象征川茶产业蒸蒸日上 。
“天府龙芽”的故事同样始于8年前 。 2014年12月 , 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成立;2015年 , “天府龙芽”被确定为川茶省级大区域公共品牌;2016年5月 , “天府龙芽”正式向全球发布 。 从此 , “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和“宜宾早茶”等地方品牌聚合在“天府龙芽”旗下 , 踏出品牌崛起的鲜明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