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国民体质总体上升 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作用明显——《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解读( 二 )


第二 ,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正向效应:在反映心理健康维度的指标中 , 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和老年人中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 , 老年人的孤独情绪的检出率均比不参加体育锻炼者低;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和老年人抑郁、焦虑、压力、孤独得分更低 , 生活满意度得分则更高 , 表现出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 且随着体育锻炼频率的增加 , 此种向好的趋势更为明显 。 这有力地证明了运动对心理、情绪的调整和改善作用 。
第三 , 从防病治病的角度 , 我们将目前最常见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等慢病的自我报告率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结合分析 , 发现体质好的人 , 报告的患病率比不参加锻炼的人低 。 体质合格的成年人比体质不合格的报告率低5.0个百分点 , 老年人这种差别达到8.5个百分点 。
本次监测从运动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 进一步论证了“发展体育运动 , 增强人民体质”这一口号的指导意义 。
问:本次监测结果显示 , 城乡居民体质水平差距有缩小趋势 , 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答:本次监测城乡差异的缩小 , 以乡村人群体质水平的增长为主要贡献 。 趋势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缩小、乡村居民的营养与医疗条件改善以及全民健身服务的供给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 。 随着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推进 , “十三五”期间 , 全民健身公务服务的供给逐步完善 , 乡村健身设施逐步完善 , 乡村居民的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逐步增多 。 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 , 与2014年调查相比 , 我国7岁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增长3.3个百分点 , 其中乡村居民的增幅超过城镇 , 城乡差距呈缩小趋势 , 与城乡体质改善的情况一致 。
问:通过监测发现了哪些主要问题 , 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答:本次监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 其一就是超重和肥胖率过高 。 纵观2000年以来的监测数据 , 我国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肥胖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且增速过快 。 最初超重率快速增长 , 但肥胖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 本次监测发现肥胖率的增速加快 , 乡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增速快于城镇人群 。 另一方面 , 又同时存在低体重在农村老年人、年轻女性中有上升的苗头 。 其二 , 从历次监测结果看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虽然我国成年人体质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 但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却出现下滑 。 其中 , 力量素质的持续下降是最突出的问题 。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 ,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国民的健康体重观念 , 养成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 , 创造支持性环境 , 引导大众科学健身 , 通过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魄 , 保障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