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常识有哪些

1、冷却灭火 。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在一定条件下,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 。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可能会中止 。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引起的火灾 , 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和很高的汽化热,冷却性能很好 。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 , 水大量地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使火焰熄灭、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 。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 , 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 , 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
2、隔离灭火 。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 。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 。例如 , 自动喷水一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 , 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 , 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 , 从而可以灭火 。再如 , 在扑灭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管道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输送管道,同时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 。
3、窒息灭火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 , 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 。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 。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非助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工作时 , 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气浓度达到35%时 , 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 。
【灭火常识有哪些】4、化学抑制灭火 。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 。化学抑制灭火的常见灭火剂有干粉灭火剂和七氟丙烷灭火剂 。化学抑制灭火速度快 , 使用得当可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方法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 , 而对深位火灾由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与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会取得明显效果 。